周紫君 女,1935年出生,湖南湘阴人,中共党员,北京西四化工厂二车间技术员。1949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政大学学习,后在解放军第一军任收发员、工作员、文化教员,1954年在北京工业学校学习,1957年在西四化工厂任技术员。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周紫君到厂以来,工作积极负责,在完成任务、增加效益、土法生产和洋法生产并举,做出贡献很大。她敢想敢干,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生产任务。她刚到厂时被分配到化验室。当时厂里生产的产品三钾(硫酸钾、氯酸钾、碳酸钾)质量不合格。她便积极想办法,与其他化验员一起深入车间和工人打成一片,跟班劳动,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化验和解决。由于他们积极钻研,终于使产品质量达到了质量标准。使产量由过去月产30吨提高到月产136吨,并消灭了积压近30万元。1958年9月,由于农村大搞土化肥,厂里生产的产品三钾原料中断来源。当时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她带领三钾车间的工人采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群众打成一片,带动车间工人大摆小土群,夜以继日地工作。她去天津学习氢氧化铝的生产方法,回来后立即进行试验,试制成功了氢氧化铝、硼砂等新产品。厂里没什么设备,就是土铁锅。试制新产品需要锅炉通蒸汽,她利用大铁锅直接火煮,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用烘干箱烘干,她把全厂宿舍的煤球炉子集中起来用脸盆炒,没有木架子就用砖砌成架子,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生产硼砂用人多,劳动强度大,产值低。她知道是支援兄弟国家的产品,毫不犹豫地接受下来。为了支援兄弟厂生产,对于产值不高、费力不小的氢氧化铝,她在刻苦钻研之后进行试制生产。生产氢氟酸时,排气呛人剧烈。她亲自参加生产,把排气导入地沟,保证了居民和工人的健康。她居住在厂里,每早6时至晚上9时,哪里需要就去哪里,随时和工人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不计较个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