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珍 女,1926年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北京市羊毛衫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1949年以前在北京兴亚被服厂、张家口印刷厂、阜平新大公司等单位做工,1949年在北京541工厂,1956年任北京前门针织厂副厂长,1958年任北京市羊毛衫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1952年至1954年连续被评为北京541厂先进生产者,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周仕珍工作一贯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积极贯彻上级的指示和决定,在支委会集体领导下,发挥了个人大胆负责的工作作风,遇到困难从不低头,依靠集体和广大职工搞好生产。她工作积极,对自己要求严格。建厂初期人手太少,哪里缺人,她就出现在哪里。白天做不完的工作,晚上接着做。她依靠组织,虚心听取大家意见,注意发挥工会、青年团的组织作用。她深入群众,第三季度开展技能比武时,群众反映伙食不好。她下食堂参加劳动,解决了问题。1958年第四季度“大跃进”时,她动员有病坚持上班的工人休息,自己却每日坚持到深夜,工人们有时不得不强迫她离开车间。三车间小组产量低、劳动纪律松弛,她到该组参加劳动,提高了积极性,使产量由40件提高到70件。为了提高经营管理,将供销、财务合并为业务科,计划、试制、检验合并为生产计划科,4个车间合并为3个车间。她学习先进技术,改进工作。北京生产羊毛衫的工序、技术、工艺设计是新课题。她到上海、广州进行了解,提出了建厂规划方案。并派科室人员到天津、上海参观学习,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对提高生产,改进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在学习先进经验后,恢复了半成品检验工作,提高了产品质量。包缝小组由过去返修率20%~30%下降到5%左右。厂里建立了试制组,试出了新品种110种,新花样390种,还制定工艺设计资料70种,结束了过去生产混乱的现象。建立了修配组,在无技术、无设备的条件下,经过穷干苦干,已将18台横机16台缝纫机由人力改为电力;自制羊毛衫拉毛机15台,帮助车间进行维修,减少了停台、增加了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