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会栋 男,1916年出生,山东人,中共党员,北京市朝阳区国营东郊农场一分场畜牧生产队队长。1953年在北京市福康奶场当挤奶工,1955年后在东郊农场一分场任生产队队长。1956年至1958年连续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林会栋从事乳牛饲养工作已有26年了。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1958年全队计划牛奶产量1515494斤,实际产量1898461斤,超过了原计划25.27%。乳牛平均头日产奶量计划25.38斤,实际达到31.52斤,超计划24.19%,比1957年平均头日产奶量增加7.32斤,提高了30.24%。其中有一组乳牛94头,每头年平均产奶量12848斤,比原计划11000斤超额1848斤。他响应党的“反右倾”鼓干劲的号召,经过40天的顽强努力和夜以继日的奋斗,乳牛头日产奶量由8月20日的29.42斤增加到9月30日的34.76斤,达到全市最高产奶量,超额18.15%完成向国庆10周年献礼计划。他热爱乳牛事业,自1953年以来,他保持了6年全勤。1959年8月,为了响应场党委提出的“在最短时间内把牛奶产量提高一步,向国庆献礼”的目标,他琢磨提高牛奶产量的办法,确定把全队乳牛逐头检查,把原来4次不均衡挤奶日产量在50斤以上的乳牛一律改为4次均衡挤奶。每天加喂2次,一面补充营养,一面在操作中加强温浴按摩。使每头乳牛增产8.5斤,比原产量提高15.2%。在培养高产牛方面,他亲自下手,刻苦钻研,获得了突出成绩。1957年全队乳牛300天产奶量达到14000斤以上的有3头,1958年达到23头,其中有16000斤以上的9头,20000斤以上的3头。他严格要求自己,许多青年在他的严格要求和培养下,都成长为生产骨干。他认真爱护国家财产,领导的生产队消耗用品是最少的,场里每年编制财务计划时都以他的队作为衡量尺度。在牛奶增产运动的同时,正是场里忙于种小麦的时候。在饲料供应,特别是割薯秧、刨薯块等出现困难时,他动员全队挤奶员和饲养员,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突击,确保了牛奶的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