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明 男,1923年出生,江苏吴县人,北京化工厂工程师、车间副主任。1949年在上海水产试验所工作,1955年到北京化工厂工作,后任车间副主任。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陈德明原为特殊订货小组组长,专门为国内各科学研究机关、高等院校、地质冶金工业生产特殊试剂。这些产品对我国建设、科学研究和照相事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他埋头苦干,苦心钻研技术,及时尽力满足各研究部门对特殊试剂的急需,并对照相事业的提高和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从特殊订货小组成立后共成功研究试剂960个品种,有130个品种已扩大生产,并为我国化学工业写出400多份宝贵资料,960个品种的操作方法。这些资料和标准方法大多由他供给。其中有部分产品的方法可在文献中找到,有部分产品的操作方法没有完整资料,需要到处找资料拼凑,另一部分则无资料,需要根据结构式和他多年来的实际经验创造方法,交给小组进行试制,给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在试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预料不到的技术问题,但在他的指导下,经反复研究试验一一被克服了。环庚酮是国防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试剂,国内没有,国外很少。生产中存在3个问题,即原料问题、中间品爆炸、流程长。过去,厂研究室由于中间品爆炸未试制成功。他找出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办法,从酒精的副产品中提取,解决了原料问题,操作中取消了对中间品的干燥,解决了中间品的爆炸,最终保证了国防的需要。在试制生产照相材料中,他研制成功多种照相材料,如二氯-1-萘酚、对硝基苯乙腈等,解决了新华社、电影制片厂、电影洗片等厂的需要。目前,这些单位与厂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他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而且灵活运用了这些经验,解决技术问题数不胜数。小组生产品种多,技术问题不断出现,他从不离开小组,为了生产新品种,他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指导工作生产。他在工作中从不保守,善于从技术上启发群众,又虚心向群众学习,鼓励工人敢想敢干,支持工人的改进。他说:“失败了再做,外国人能做的我们当然也能做,没有文献,我们做成功了,写在上面就是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