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良 男,1922年出生,江苏人,中共党员,北京市平谷县子母扣厂冲压技师。1935年在上海九成五金厂做工,1957年调至北京前门子母扣厂当技师,1958年随厂迁到平谷县子母扣厂。1953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生产者,1958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陈福良工作一贯积极负责,肯于钻研技术,自己改造并仿制了自动机床,白手起家实现了机械化,试制成功了新产品。他1958年随厂迁到平谷县子母扣厂时,全厂只有40多名工人,完全用手工生产,每月仅能生产子母扣400码,且质量低,成本高,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开,工人开支困难。他开动脑筋,不分昼夜研制新机器,提高了生产效率,鼓舞了工人的干劲。现厂里13台机器,有9台是他改造的。从冲压到电镀7道工序,有5道实现了自动化。目前全厂已有200多名工人,产品达到2000码,比1957年提高4倍多,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1958年,子母扣不仅行销全国各地,还有50%的产品出口。子母扣的成本由15.04元降到8.64元,降低42.5%。他1957年到北京前门子母扣厂后,首先将4台破旧机器改制成自动冲压机,生产提高3.7倍。机械设备上机构一落三改成一落五,提高效率40%。1958年,他又自制了一套子母扣工模,一般技师需2个半月制完,他奋战15个昼夜交工。1959年,他又自制大冲床机、3个弹簧车,为实现当年的跃进指标奠定了基础。华北无线电厂需要大量的空心铆钉,要求平谷县子母扣厂试制。这个产品细小、精密、要求严格。过去绝大部分由国外进口,还不能满足需要。他9个昼夜没离车间,失败了20多次,直到成功。他又自制了铆钉冲压机,使全厂每月生产空心铆钉1400余只,除了满足华北无线电厂需要外,还供应东北、西北的无线电厂,大大减少了国家外汇。他热心传授技术。耐心教徒弟,做出样板,具体指导,抽出时间讲技术课。现在,他已培养徒弟40名,都能独立操作,并有70%的徒弟获得厂内先进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