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明 男,1932年出生,北京丰台人,中共党员,北京市宣武电机厂第一车间五级电工、生产小组组长。1950年在北京前门玉华电料行当学徒,1954年在北京市第一电器安装社当工人,后为北京市宣武电机厂五级电工。1955年、1957年2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北京市手工业生产总社先进生产者、北京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张玉明工作中苦干加巧干,大搞技术革命,改进裁铁机,为国家节约了加工费和硅钢片。1958年“大跃进”时,生产任务剧增,裁硅钢片的任务更加繁重。但厂里设备差,生产能力低,绝大部分要依赖外加工,每月要付出几万元外加工费,而且外加工不能保证按时供应,造成停工待料现象。为此,厂领导决定加强裁铁组。有些人认为裁铁组设备简单,技术单纯,又脏又累,而不愿来,他欣然接受任务来到裁铁组。1958年,厂里接受了40台100KLA变压器任务,由于外加工不能及时供应,将造成停工待料的局面。为了不影响生产,他连续坚持生产2天1夜,生产出平时11天的产量,保证了下道工序的正常生产。10月,任务更加紧张,机器设备少,要完成72吨裁铁任务很困难,他改装裁铁刀,7天完成了15天的任务。1958年年底,他在裁铁机上增设了前规矩板,减少了一道工序,产量由日产裁3台100KLA变压器用料提高到5台,减少了外加工。每月节约加工费7440元,1959年1月至3月共节约了22320元。1959年4月,市委号召掀起“三高”红旗竞赛时,他又进一步改进了后规矩板,使裁一块铁由3道工序改为2道工序,产量由5台提高到20台,提高效率3倍。与1958年比较又节约了加工费9000元,4月至9月共节约加工费54000元。他关心徒工成长,从思想上、技术上教育帮助,使他们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般都学会了裁料、对刀、看图等,有的在裁铁的产量质量上超过了四级工。小组已经担当起全厂裁铁任务,月月超额完成生产计划。1958年小组被评为全厂的红旗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