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蓉华 女,1934年出生,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北京啤酒厂技术员。1955年到北京啤酒厂工作,1956年到食品工业部干部学校学习,1957年回啤酒厂工作。1955年至1959年多次被评为厂级先进生产者;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沈蓉华是厂里一级工艺技术员,1955年由中等技术学校毕业后来厂里工作。在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对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发挥了很大作用。1958年第四季度厂里准备生产配制酒,但白糖供应困难。没白糖就不能完成配制酒,不能保证市场的需要。她提出用饴糖代替白糖的建议,并在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刻苦钻研,最终试验成功。从1958年12月至1959年第一季度用饴糖生产配制酒145吨,质量好,口味浓,成本每吨下降122元,节约17690元。1959年3月,轻工业部在全国酿酒会议上对此进行了推广,会后有十几个厂来学习参观。1959年4月,啤酒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需要,轻工业部发酵试验所和啤酒厂分头试制表面发酵啤酒。开始用一般室温发酵未成功,后来她使用了高温发酵菌种,自己培养,最后研制成功。不仅酵母沉淀好,酒液清,酵母产量还增加了1倍,生产周期由75天缩短到15天。从6月生产到现在共生产了2000多吨,其中1000多吨为增产,从而缓和了市场供应紧张的状况,为国家积累了15000余元资金。1959年7月,轻工业部在啤酒厂召开全国性现场会议时,她做了经验介绍。1959年的麦芽质量不好,她积极想办法改进了原料配方。糖化时根据不同原料采取不同方法,用不同时间和温度进行糖化,提高了麦汁质量。她改进了挑选酵母和培养酵母,使发酵质量大大提高。由于采取了改进方法,使平均过滤提高。原来一个过滤棉只能过滤18吨酒,要10小时以上时间,过滤损失300公升;现在一个过滤棉能过滤50多吨酒,用不到10小时时间。由于发酵时间能缩短10天时间,提高了储存酒设备利用20%。1959年,轻工业部提出节约酒花的指示。她积极研究,将前一天糖化第三次加入的酒进行回收,投入后一次糖化的第一次加以利用,保证了质量,每次节约酒花4.6公斤。从5月中旬到目前实际节约加上到年底节约预计2000公斤,价值18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