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桂森 男,1934年出生,北京人,中共预备党员,北京市特种工艺公司业务二科采购员。1950年8月起到北京市特种工艺公司工作。1954年被评为北京市国营商业系统先进工作者,1959年被评为外贸局系统先进工作者及北京市财贸系统先进工作者,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苏桂森在特种工艺公司业务二科工作时,积极努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担任对苏联、蒙古、朝鲜、越南等兄弟国家的临时出口任务。工作计划难于预定,任务下达时要求急,时间短,工作带有突击性。他认识到:完成对兄弟国家的出口任务,不仅是互相支援,还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因此,他对每项工作都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保证按时保质完成。1959年2月,苏联西伯利亚歌剧院排演歌剧《宝莲灯》,向我国订购全部舞台道具。合同时间紧迫,同时货单名称与我国名称解释不同,又赶上春节厂方生产任务紧,原料水银又缺乏,困难很大。他开动脑筋想办法,找到中国实验歌剧院,并邀请苏联专家一起研究所需道具的品种和规格,然后各处奔跑解决原料水银问题。在市外贸局的帮助下,由出口水银中挤出3公斤解决了原料的急需。他还主动下厂安排生产,在刺绣厂的支持下,按时、保质全部完成了价值10000元的“宝莲灯”道具任务。1959年4月,蒙古为了庆祝五一劳动节,向我国订购一批鲜花、草木。上级要求五一前运抵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并保证全部成活。他一面与园林局花木公司联系,一面根据计划准备包装发运。货源解决后,他会同花木公司参与包装,将花木送到车站和航空公司,从而按时、保质完成了任务,受到了蒙古国商务参赞处的好评,受到中国土产出口公司的书面表扬。他主动为生产单位解决困难。在供应民主德国的钢刀任务时,厂家缺乏钢料。他主动反映给领导,在外贸局支持下,解决了原料问题,完成了任务。供应景泰蓝用铜时,他冒着大雨到昌平区办理合同手续,解决了铜的供应,保证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