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求 男,1936年出生,湖南涟源人,北京市沙河铁厂炼铁车间高炉值班室记录员。1954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1958年在北京市沙河铁厂工作。1955年在空军荣立三等功,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刘湘求工作一贯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他由部队转业到沙河铁厂,因工作需要被派到石景山钢铁公司学习炉前技术操作。炉前操作很重要,也很艰苦。有人劝他说:“你是初中毕业生,在军队锻炼了几年,也是做技术工作,何必学这又累又脏的炉前工,你身体也不太好,可以找领导调动工作。”他认为学习炉前工是工作的需要,立志要学成炉前工,不辜负党对自己的培养和期望。他学习期满回厂时,高炉尚未投入生产,为了准备开炉,领导分配他们选矿。有人有想法,他说:“领导让我们选矿,是因为这个工作很重要,选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开炉的时间。”然后他就带头率领大家大干起来。1959年7月,他被调到高炉值班室担任记录员,成了值班工长的好助手。他经常在炉前帮助指挥操作,原料供应不足时,他组织上料人员赶料,从不怕火烤雨淋。他在工作中虚心地向老师傅请教,积极学习技术理论。在1年多的时间里,不但能够在炉前独立操作,而且还带了两个徒弟。现在这两个徒弟不但能够独立操作,还担任了值班副班长。他在工作上吃苦在前,不怕困难。他在炉前操作时,每当换风口小套,总是干在前面,不怕水浇、火烤和煤气熏。他带病坚持工作,一次发烧到39℃,仍坚持工作,冒雨和上料工人一起赶料。他经常提前半小时或1小时上班,做接班前的准备工作,下班后做些清理工作,受到大家的好评。他提醒别人注意安全操作,遇到危险的活,总是抢着去干。他被煤气熏过,被高压水浇过,但从没有退缩。好几次小套进水管爆炸,他都抢上前去接注,有几次火星和小块通红的渣子都飞出来了,很可能会爆炸,他总是冲在前面去抢修。有一次高炉发生了故障,他查明原因是高炉腹部结瘤。他和两个同志上炉去炸瘤。炮声响后,他发现爆炸口下部大套水管被震断,如果大套停水可能会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他下到高炉里面,用手紧紧地掐着水管。此时高压水从接口处喷出来,好像用鞭子抽他的脸,他顾不得大套爆炸的危险,两手紧紧掐住断裂水管不放,直到其他同志在水管破裂处接上胶皮管子,从而避免了一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