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君 女,1940年出生,河北宁河人,中共党员,长辛店通信工厂二级旋工。1956年在北京长辛店通信工厂当旋工。1959年荣获北京市团委高产优质青年红旗手,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在党的总路线和全民跃进形势的鼓舞下,刘雅君经过1年多的勤学苦练,在思想、技术、操作上有了突出的进步。从1958年6月就正式操作机床顶班生产了。她积极钻研,勤学苦练。为了尽快地掌握操作技术,她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刻苦钻研,为熟悉一个操作过程,她细心观察师傅的操作方法,还进行几次到几十次的实际练习。开始她旋白银接点时,由于没有掌握技巧,每天只能旋200个。后来,她学习了师傅的“不停车快速送料法”,从日产200个增加到800个,提高效率3倍。她向师傅学习了样板刀切屑法,简化了很多工序,提高工作效率2.5倍。她还利用周末到师傅家请教学习,加上观察师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学会了修磨各种切削刀具,掌握了精密量具的使用。她勤学苦练的精神感动了师傅,师傅把车工工艺学和原来的学习笔记都给了她,之后她便能独立完成四、五级工的工作。她敢于开展技术革新,改变操作方法和学习推广先进经验,创造了惊人的成绩。从1958年6月上机床工作到1959年9月,仅用1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57个月的工作量。她在保证质量上做出了突出成绩,1年多来,她生产的30多万个零件没有一件废品。她改进操作方法。旋苏式电线轴心时,通过自己研究和师傅帮助,做成了椭形抹圆切活样板刀,提高工作效率3倍多。旋制四心塞子时推行了“一架双刀多刀多刃切削法”,将多道工序一次完成,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她还改进了许多操作方法,创造了“胎型装刀”、快速装刀的先进装刀法和快速调刀法。通过技术革新,从吊刀至接活一次就比别人节约了9秒。车工一天要转换刀架百次或千次,时间节约是很惊人的。工作中她风雨无阻,从没有迟到早退,每天提前二三十分钟到厂,做好准备工作,前一天向工长了解第二天的工作情况,把准备工作做到前面,保证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上班时间为国家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