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发 男,1933年出生,河北容城人,北京市通县商业局轧花厂五级保全工。1952年在通县轧花厂当工人,1958年2次被评为县先进生产者。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刘启发是厂里的保全工,在工作上一贯积极认真负责,自1955年以来曾14个季度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党提出生产“大跃进”,干劲加钻劲的号召,他日夜琢磨改进机器和发明创造。在1958年创造了小锯齿轧花机、揉搓机,以及创造改进了其他较大型的工具。厂子原来是季节性的,1958年在总路线的照耀下,他们试制成功了人造棉,改变了季节性生产的面貌。人造棉是新的品种,其工艺过程中脱胶需要很多辅助性材料。为了能让机器代替人工操作,他苦心钻研,仅用几天时间就设计出了揉搓机的图纸,并用旧废机件试制成功了揉搓机。可脱胶21%,缩短蒸煮时间1小时,一年可节约用煤112500斤,火碱24万斤,节约资金112400元。厂里原轧花以皮辊轧花机为主,皮辊轧花机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他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把小锯齿机图纸绘出来,用旧废机件试制成功了小锯齿机,比皮辊轧花机产量提高8倍。他在厂里又自制了20台小锯齿轧花机,比皮辊轧花机效率提高3.5倍,节省劳力100名,节约33000元。北京市商业局曾召集全市各区轧花厂厂长保全工在厂里召开了现场会议。商业部又召开了由安徽、四川、湖南、湖北等16个省市200多人参加的现场会议。厂里发出图纸500多份。小锯齿轧花机的锯片必须用冲齿机,在几个大城市买不到时,他设计研制了冲齿机,冲一片锯片仅用30秒,比手工操作提高效率120倍。1959年厂里计划增添织床单项目,铁质的织床单机买不到,领导提出以木材代替。他接受任务后到染整公司参观,回来后仅用9天时间就绘出了图纸,保证了床单机按时投入生产。为迎接1959年棉花大丰收,厂里提出当年实现轧花自动化。他在国庆节前夕完成了绘图设计、改装等工作,轧花车间在半自动基础上实现了全面自动化。当年节省劳动力4680个工日,节约工资1688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