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金 男,1922年出生,北京房山人,中共党员,北京石景山发电厂锅炉车间司炉工。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刘光金是石景山发电厂的一面旗帜,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1951年,他积极响应毛主席 “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 的号召,在党总支的领导下,研究苏联先进经验,燃烧含热3000大卡的低值煤,他打消了司炉的思想顾虑,进行试验。起初遇到了很多困难,他积极钻研,想出了改善通风、调整风门、加厚煤层、调整司火机的速度等办法,解决了火焰短、气温低、粘炉牙、顶炉条、结瘤子等众多问题,致使改烧成功。仅1952年下半年就为国家节约了10万吨好煤,可以装3000多辆火车皮。他当领班时,班里工人政治上落后,技术水平低,都是文盲,不能记表单,跑红火、气压也没人管。所以班里生产成本高,事故多,在班里学习宣传没人听,也没人参加。他想办法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耐心地帮助他们学文化、打算盘、记表单,手把手地传授技术,有时候钻到炉内去教,下班后去他们家里教,等大家有兴趣后再进行政治宣传,终于把落后的工人培养成了共产党员,把司炉工培养成了领班,把落后班变成了先进班。他在党的领导下,锅炉车间安全运行了1700天,做到了安全经济双跃进。1957年,他带头响应党的号召,下放回车间劳动,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先进思想来教育和带动群众,真正做到了参加生产,推动生产。每天他围着5层楼高的锅炉,上下左右不停地观察、检查,对锅炉“了如指掌”“体贴入微”,2年来保证了绝对安全,及时发现和消除了各种隐性事故,创造了一套科学的、全面的、适应各种条件变化的燃烧方法,大大提高了锅炉效率。他既有冲天干劲,又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试烧劣质煤时,别人都想不通,他却认为“人变了,机器应该跟着变,工人思想是能打通的”。经过艰巨的思想工作,不断地试验、摸索和改进,终于取得了成功。提高锅炉“出力”时,很多人只机械地计算,认为不能提太多了,他根据几年来锅炉的改进和变化,主动要求从41吨提高到46吨,结果运转正常。修理时,他又钻进炉内,仔细测量,每根管子都没有变形,证明了他是对的。他年年当模范,事事从集体利益出发,处处关心别人,在全厂有极高的威信。由于真正掌握了锅炉运行的特性,被公认为“正确处理锅炉内部矛盾”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