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云 女,1921年出生,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北京市金属工艺工厂炭精车间刷光组打印三级工。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复员到北京市金属工艺工厂工作。1958年至1959年多次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白淑云自1956年下半年复员到金属工艺工厂以来,工作一贯勤勤恳恳,刻苦钻研更新设备,关心周围同志的思想和生活,耐心带好徒工,处理好家务,搞好生产。她到厂里后,服从分配做打印工人。开始时手生,岁数又长,产量和质量都不高。她毫不气馁,虚心学习,埋头苦干,抓紧工作中的分分秒秒,日产量由2500支到3000支、4000支,后来到了7000支。她打印的是生产线的最后一道工序,每折一支就好几毛钱,前面多少道工序就白白浪费了。于是她特别注重质量,使自己操作的成品残品率减少到万分之一。1958年3月在全区党员比干劲大会上,她听了领导的报告后很受感动,提出打印产量每班由7000支提高到10000支,并且提高打印质量和整齐美观程度。她精细计算工作时间,上班前做好一切准备,请钳工在打印机上安规具,调好油墨再打印,保证了色泽均匀,质量提高了一大截,产量也接近了10000支。她想将打印机由手推改成用脚踩缝纫机那样,可以把双手腾出来操作。她和别的同志一道苦心钻研了几昼夜,终于试制成功了脚踩打印机,产量逐渐上升到12000支,效率提高了20%。1959年春,她到天津炭精厂学习,仔细观察人家的操作。回到厂里,她用残品练习,苦练了几个夜晚,产量由12000支提高到14000支,最高达到18000支,并且色泽均匀。1959年7月,组织上通知她去北戴河休养,她怕影响工作不愿去,经领导动员才去了。她回来时,火车到天津后要等待客车,她不顾下雨天,搭了拉石子的货车连夜赶回北京。1958年她参加市妇代会,白天开会,晚上不直接回家,去几十里外的车间工作到深夜。她的事迹在1959年的《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都做过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