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文 男,1932年出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北京市第二机床厂六车间工段长。1951年在长春市技工学校上学,1953年在北京第二机床厂工作。1956年获北京市青年突击手称号,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邓永文刻苦钻研技术,不断改进与创造先进的操作方法,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方面发挥了先锋作用。1956年,厂党委号召开展“多卡活,高效率”的运动时,他带头响应,说服龙门刨床工人,实验多卡活,终于由每台每次卡2个床身提高到卡6个床身,提高了效率,解决了龙门刨任务积压的关键问题。1958年“大跃进”中,厂里向七一献礼,决定试制5台磨床。其中一台齿轮箱缺专用工具。他创造了一个胎具,解决了关键问题,保证了试制任务的完成。1959年7月,厂里要求制造265米造型机,当月出产品。在加工造型机模筒时,每铰一个孔要8小时,如按这样操作,加工任务当月肯定不能完成。他自己动手找铰刀做工具,经过一次次的试验,终于在老师傅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创造出先进操作方法,由8小时铰一个孔,缩短到10分钟,提高效率47倍。解决了265米造型机生产的关键问题,不仅保证了造型机的按期完工,同时对该车间其他工序操作改进也有很大启示。1959年厂里试制压模造型机,零件都备齐了,唯有镗床尺寸太小不能使用。他制造了“浮动折叠铰刀杆”安在镗床上,就可在1米的镗床上镗1.4米的长孔,解决了镗气缸的关键问题,使试制任务提前一个半月完成。龙门刨是工段的主要刨床,8月,刨床的丁形槽磨浅了需要大修。大修1个月时间会严重影响生产,他开动脑筋,把龙门刨丁形槽刨深加螺母,使刨床不需要大修,就能照常生产。给国家多创造了8400元的价值。1959年,党号召开展增产节约,深挖企业潜力时,他主动在废料库里找出废料修理使用。由于他的推动,全车间共翻出经过修整可以重新使用的床身61台,横梁17个,工作台30个。回放废料的价值约4万多元。使原来认为完不成的当月任务得到超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