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祯 男,1931年出生,河北景县人,中共党员,北京市上下水道工程局制管厂白铁工人。1941年后先后在东北高岗铁工厂、辽阳纱厂当学徒,1944年在北京义聚永白铁厂当学徒,1950年后在北京市卫生工程局上下水道器材公司制管厂当工人。1954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梁国祯自从到北京市卫生工程局制管厂以来,工作一贯主动积极,不断地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钻研和改造技术,给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为了完成厂里交给他的模具维修任务,他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从来没有因为模具的修理不及时而影响工厂生产。按照分工,他应该只是负责维修模皮,但他从关心全厂产品质量出发,主动与小模部维修人员保持联系,帮助他们改进维修技术,使小模部的产品残次品率从最初的3.1%下降到了0.67%。1954年他当钣金工期间,工人安装水泥管子时采用的是人工抬的办法:40厘米的管子4个人抬,30厘米的管子2个人抬,20厘米的管子1个人搬,劳动强度大,还经常发生事故。对此,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技术搞革新,成功研制出运送水泥管子的“铁滑车”,30厘米和40厘米的管子只需1个人推车送,20厘米的管子一次可以推送2根,既缩短了工作的劳动时间,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并且有效地保证了生产安全,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他革新创造的“轻便铁道运送模具”项目,提高了工作效率3倍。他改造的“洋灰卡砖”小型机器,提高工作效率1倍。他还想方设法将厂里要报废的100多台模具进行技术改造,装上卡子重新投入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把这一办法运用到了全厂模具,极大地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了产品质量,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虽然连续被评为劳动模范,但他在工作中从不骄傲自满,而是一如既往地干好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