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凤岐 男,1932年出生,河北通县(现北京市通州区)人,北京市印币二厂印币工人。1951年在北京市印币二厂当学徒,1955年在北京地方工业局职工学校学习,后到印币二厂工作。1952年获厂三等奖,1953年获厂一等奖,1954年、1955年被评为厂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崔凤岐还在当学徒的时候,厂里就推广自助上班法。当时因为条件所限,几次均未实现。他被提升为技工之后,自己主动钻研互助上班的操作方法,在领导的支持下,找到了日夜班及互助机台之间的一套操作方法,使得互助上班取得成功。实行后,由原来日产量一框版只能印6000币提高到一框版能印13000币,提高生产效率1倍多。纸张亏损一直是印刷业中很大的问题之一,从前厂每月除加放以外,还亏损纸3令多。开展节约运动以后,崔凤岐提出每月保证节约1000张纸,并与同机对班的同志签订节约合同,他所在的机台最后创造了全厂节约的最高纪录1118张。为了提前完成8年计划,崔凤岐与本组同志一起研究压缩人员、实行三人二机的工作机制,这样就能节约4人,可以多开1台机器,每天可增产12令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