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桢 男,1918年出生,河北通县(现北京市通州区)人,中共党员,北京市天桥剧场电工。1934年在北平志强电料行当学徒,1946年在长安戏院当电工,1954年后在天桥剧场当电工。1955年被评为北京市治安保卫二级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1954年,为迎接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来华访问演出,凌桢被调到天桥剧场工作。慰问演出时,苏联政府送给的灯光设备,尤其是苏联自耦调光器和灯光操作机,在国内根本就没人看到过。领导当时就考虑:等莫斯科音乐剧院演出结束后,我们自己如何操作和使用这些先进设备呢?后来就决定把这个学习的任务交给凌桢。凌桢接受这个光荣的任务后,从演出开始就与苏联和中国专家一起工作,给他们当助手。当时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学会这些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如果学不会,就对不起这些专家,更对不起党和国家的培养。因此,他从了解设备的每个零件入手,虚心地向专家请教零件的名称、性能和特点。专家休息时,他就和另外两名同事一起研究,有时夜里也不睡觉。凌桢一边注意观察专家如何操作使用机器,一边请教并记录下来,再利用空余时间和其他电工研究讨论。经过2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和认真钻研,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学会了操作和使用全部灯光设备,掌握了技术,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后来在使用过程中,他发现苏联的自耦调光器发热,每次演出时必须用4个风扇给它降温,不然就有被烧坏的危险,苏联专家几次研究也未能解决这个问题。中央实验歌剧团演出时曾经烧坏过一次,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凌桢的脑海里。后经他和同事一起反复研究,还请来人民电机厂的技师帮助研究,彻底解决了发热的问题,保证了使用安全。他不但对本剧场工作积极负责,而且对其他剧场也是有求必应。只要是其他单位提出请求,他都能积极地给予帮助,在同行业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