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贵 男,1927年出生,上海人,中共党员,国营北京市第二棉纺厂织造副工长。1946年在上海仁德纺织厂当工人,1955年起到北京第二棉纺厂工作,曾任该厂咔叽车间27工区副工长。195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徐生贵在1955年开工生产期间,克服困难,刻苦钻研,为了节约棉纱,他将探纬针宽度由1/32改为3/16。为了防止大行脚的产生,他将沟的深度由3/16改为1/8。为了便于调节和定位,他成功研究出加宽探纬针。经过改造后,将用丝由13公斤降低到3公斤左右,可节约5000多公斤的好纱,能织2000多匹布。他注重领导方法,在每天的巡回检查中,注意发现和查找每个挡车工的优缺点及他们生产次布的原因,再设法给予针对性帮助。针对本工段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大家学习别人的经验,防止再次产生次品,有力地保证了计划指标的完成。他还主动帮助别的工区,如32工区经常完不成计划,他就主动帮助改进检查问题,使该工区成为28天没有生产一匹次布、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优秀班。结合生产问题,主动与细纱车间等有关部门联系,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关系,如组织织布车间27工区的甲乙班与细纱车间的甲乙班签订工区联系合同,有力地促进了工厂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