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顺和 男,1908年出生,河北肃宁人,中共党员,北京市机织印染厂染色一级技师。1919年后在河北省高阳县合记染厂当学徒、工人,1937年后在北京朋染坊、保定成记染坊当工人,1940年在天津信泰染厂当技师,1949年在北京市染织第三厂当技师,1955年起任北京光华染织厂技师、技术副主任。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逄顺和在北京光华染织厂期间,工作积极负责,刻苦钻研技术,努力提高印染布质量,努力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积累财富,曾连续4年被评为北京市工业劳动模范。过去染色布用的是醋酸,他试用硫酸代替醋酸取得了成功,保证了产品质量,每轴布还能节约9000元。竞赛前,染蓝布每轴(11疋,“疋”同“匹”)用硫化蓝色1斤12两,经他研究在原色汤减去1/3的水,每轴用色减到1斤8两,每轴布增加为12疋,不但保证了布的颜色,每轴布还能节约22000元。1955年根据中织部“试制硫化青不用酸矾后处理”的指示精神,他制定合理工艺,用国产染化料代替进口染化料,首先试制成功,防止布脆化,提高了坚牢度,节约了大量酸矾,没有消耗国家外汇,全年挽回损失29240元。他建议把卷染机由原来的14匹一轴改进为16匹一轴,提高了产量,节约了成本,降低了消耗,全年节约2460元(按照8:7匹单位耗料节约0.03元,全年计划82000匹来计算)。他团结同事,与工人和工程师、技术人员打成一片,利用谈心等形式向工人介绍先进经验,教给工人技术和操作经验,把车间的有关措施贯彻到群众中去,使其为群众所掌握,真正做到了技术与劳动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