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坤 男,1925年出生,河北深县人,中共党员,北京市电器厂副厂长。1947年在北京西四北大街保利工厂当工人,1948年在北京第三修械厂当工人,1949年后在北京前门外打磨厂58号大兴电机厂工作,后任电机厂副厂长。1952年被北京市前门区评为劳模,1953年、1955年先后2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赵坤积极钻研技术,改进工具,克服机器设备不足的困难,领导全体职工试制10发爆发机成功,扭转了企业盲目生产现象,由产品滞销转为供不应求。原来10发爆发机牙轮盆分为两半用,须经过车工鏇,铣工铣平面,钳工锉里口,再焊到一起,改进后,不但节省了工序,而且节约了许多车工时。他改进了交换机塞子簧片,利用砂过火使废品率由60%降低到3%。在他的领导下,1953年开始试制25发爆发机供国防需要,积极带领全体职工克服困难设计出规格,并钻研出很多主要零件和工具试制取得成功,1955年还试制成功了更大的爆发机。当25发爆发机试制成功后,甲方要货着急,有些资本家故意乘机捞钱,把成本本来才232元的机器抬高到302元。经赵坤发现后,发动职工审查资本家的成本,最后资本家只得以成本价和甲方签订合同,虽然只买了416台,但给国家节约资金29000元。由于赵坤积极努力钻研工作方法,及时通过劳资协商会议建议资方公开订货合同,制订生产计划,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因此使广大工人的觉悟日益提高,不断改善工具和操作方法,25发爆发机由1954年的每台232元降低到79.5元,并且都能按期按质按量完成国家的加工订货任务,2年共为国家节省15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