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珍 女,1935年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 北京市邮局公安街邮电局邮递员。1951年在北京市邮电局工作,后为公安街邮电局一等一级邮递员。1954年、1955年、1957年、1959年先后4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6年、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罗淑珍从1953年8月到1959年3月连续55个月(其中11个月未做投递工作)投递邮件和报刊1187559件,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创造了邮件投递工作质量的纪录。她多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一天几次像钟表那样准确地送信送报到人们手里。赶上下雨天,她用油布包裹好信件报纸,身上全被淋湿了,但信件和报纸没有任何淋湿。信件和报纸在她眼里已经不是白纸黑字,而是变成有生命的东西,一封信就是一颗心。在给西交民巷一位不识字的老太太送信时,她每次都应老人的要求,打开信念给老人听。她父亲得了半身不遂,但她不顾领导的劝阻,执意把当天的信件报纸送完才回家照顾父亲。她在工作中时常碰到地址不对或不详细的信件,却从不轻易把信退回,而是想方设法找寻收信人。一次,她投递一封西交民巷的信,当时没有找到收信人,她本来可以按照退信处理,但她跑遍了西交民巷和附近几条胡同,才在平安胡同里找到了收信人。1955年夏天,海防战士张从义从报纸上读到罗淑珍的事迹后,请她帮助寻找7年不通信的同学,地址只是“朝阳门外南城根”一带。虽然不在自己的投递范围内,但是“为海防战士找到朋友”的信念支持着她,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顶着酷暑,骑车到朝阳门外找了很多胡同,向多户居民打听,翻遍了派出所的户口簿,连续两三个月没有进展。最后在整理其他信件时,发现了与收信人同名同姓的名字,从而使两位7年不知音信的同学恢复了联系。她认真学习全国推广的京津投递工作先进经验,摸索工作规律。哪些机关容易混淆、哪些胡同名称相似、哪些机关迁走、哪些机关搬来了,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个投递组一年出了140多件差错,她就主动要求去这个组,共同分析出差错的原因,把自己消灭差错的经验教给大家,使小组后来被评为北京市邮局先进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