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供祥 男,1926年出生,天津东郊人,中共党员,北京军区军械部修理厂机工车间生产组长。1941年在天津合成铁工厂当学徒,1947年到冀中军区第八区武装委员会器械修理厂工作,1948年调华北军区兵工厂第六厂工作、后到河北器械修理厂任生产组长,1951年到华北军区军械部修炮厂任生产组长。1953年、1954年、1955年、1957年、1960年先后5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张供祥对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解决工厂设备和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先后成功修理了直条机、道轨磨车、液压剪板、325马力发电机弯轴、码垛机等机械设备。1949年,他发现某种型号火炮的玄丝轮损坏,致使发炮不准确,并且3年多的时间得不到彻底解决。经他带领全组集体攻关,仅用2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全国修炮的难题。1954年年初,工厂接受了一批从军委分配来的325马力发电机弯轴修理任务,该发电机弯轴原是加拿大出品,由上海制造生产。弯轴折断后曾被送到天津、北京、石家庄等地大工厂修理过,但都无法解决。如果重新返回上海修理,又需要很长时间。时间紧,难度大。接受任务后,张供祥苦心钻研,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改进铣车操作方法,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修理任务,保证了军用物资提前一年入库,受到了领导的赞扬。1954年10月,工厂又接到一种测量仪器——砂盘的修理任务,张供祥自行设计改造了“八字轮铣刀”,还在分盘上安装了牙轮以代替螺旋铁,工作效率提高了4倍,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张供祥模范带头作用好,经常以身作则,仅他个人全年共超额完成1552工时,超过原计划的67.5%,并带领全组每月都能超额完成任务。他还热心培养学员,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本组学员曹双喜在张供祥的主动帮助和耐心指导下,仅用半年的时间就能单独操作一般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