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益生 男,1912年出生,河北武强人,中共党员,北京市针织厂漂染技师。1928年在河北高阳富丰染厂当学徒,1937年在高阳染厂当工人,1939年在北京慈华染厂当工人,1945年在合众小手工染坊当工人,1949年在燕京漂染厂当技师,1953年年初在机织训练班学习,后到北京针织厂任染整车间技师。1954年、1955年连续2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宋益生在北京针织厂工作期间,在当时染化料缺乏和价格高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改进染色工艺配方,用国产染化料代替进口染化料,为国家节约外汇约合人民币11万元,促进了生产的顺利进行。1955年10月,他提出在染槽该放残液时不放,而是用残液再套染一次,这样下一锅可以少用料30%,全年可节约1464元;另外,他提出染紫红色与深蓝色采取单一用料,染紫红色时不加德国3B蓝,染深蓝色时不加苏联蓝,这样又可节约453元。以上两项共节约1917元。他认真学习与推广苏联及其他各地先进经验,推广天津专业会议单一用料(蓝、紫、绿等色),过去采用复杂的拼色,经常造成染花回水,影响产品质量。他提出加纯碱的方法,基本上解决了染花回水的问题。现在不但能节约染料,而且也易于掌握。除此之外,他还推广了高温染色及延长煮染时间的先进经验。他对工作一贯积极认真,能虚心向工人及技术人员学习,下功夫钻研技术,并能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别人。他对待工作不辞辛劳,经常夜晚到车间了解生产操作情况,解决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