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起 男,1929年出生,河北衡水人,中共党员,公私合营建中机器厂装配车间副主任。1943年在北京永信铁工厂当学徒工,1952年在北京永信铁工厂联营建中机器厂工作。195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宋忠起在工作中积极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1955年,该厂做鞋子原用锉子锉,经他研究后改用冲子冲,生产劳动率提高了2倍,节省7个工时,价值42元。他创造了以车床代替铣床加工链轮的新工艺,工作效率提高3~4倍。加工连子套管时,以前铣完一头再铣另一头,且需要与其他人员合作,经他们改进后,可一次铣两头,生产效率提高了1倍,节省3个工时,价值18元。他组织职工创造出便于在车间内转弯的单轨吊车,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提高3倍。在抗美援朝军用物资生产中,他先后完成了大大小小革新成果17项。他集体观念较强,关心全面工作,主动帮助别人提高技术水平,按期完成生产任务。如在担任钳工小组长时,有一次别的小组完成不了任务,他就主动建议车间主任从自己的小组抽出两名工人去帮忙。当车间副主任后,有时车间任务很重,但当机工车间需要人帮忙时,他即主动从车间抽出两人去帮忙。他带领小组制定了《按照工序的生产定额进度表》,还协助车间主任制订了小组的生产计划,并根据每个工人的特长分配任务,实行流水作业,改变了过去生产忙乱的现象,使工人干活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任务的完成。1956年年初,该厂铸工车间生产3米长管,这种产品又重又长,于是他又研究出了煨弯的办法,节约了部分安装材料,便利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