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甲 男,1933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民航局北京管理处修理厂仪表机械员。1948年任中央航空公司无线电练习生,1950年在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后到天津民航电讯厂工作;1951年任天津民航第二航校飞行学员,1953年任沈阳空军第八航校学员,1954年在北京民航局飞机维护队工作,1955年在北京管理处修理厂工作。1954年在空军第八航校荣立三等功,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汪大甲在1953年还是一个对航空仪表一无所知的人,但经过2年的学习,已从不懂仪表到能够单独担任飞机仪表维护,并在1955年1月至1956年3月期间,改进了特种车间的设备5件。一是伊尔十二滑油油量表试验器,没有这个试验器前,随机机械员无法掌握油量的多少,极易引发飞行安全事故。汪大甲想办法做了一个试验器,画出标准刻度,这样就改变了过去无法掌握飞机滑油的情形。二是压力表试验台,之前的压力表是利用自动驾驶试验的红油泵经过平衡油门的油压调节螺丝来试验的,仅能试验苏式滑油压力表,不能试验汽油压力表,也不能试验美式的滑油和汽油压力表,并且电力和红油浪费大,影响马达寿命,拆装也麻烦。汪大甲利用手摇泵布做了一个试验台,克服了上述的许多缺点,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三是转弯仪的平衡架,可将陀螺部分放在架上进行调节,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四是自动驾驶方向仪的平衡架,工作效率提高了2倍。五是转速度试验器,用来测量转速表的准确性。此外,他还创制了特种工具4件:拆装自动驾驶方向仪、轴承锁紧螺帽工具;明胶磨钢珠工具;拆装远视罗盘膨胀工具;拆装远视罗盘方向轴承锁紧螺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