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锡钰 男,1918年3月出生,天津人,民盟盟员,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教授兼线路载波组主任。1937年在西北工学院电信系学习,1940年在西北工学院任助教,1943年在重庆大学任助教,1944年到美国普渡大学学习,1947年任北洋大学副教授,1948年任山东大学副教授,1949年任天津大学教授,1952年先后任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教授、哈尔滨铁道学院电信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教授。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杜锡钰是我国著名的通信专家、教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毕生从事通信科学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培育了新中国第一代通信技术人才,编著的通信网络领域教材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在滤波理论和方法以及应用上取得显著成就,为我国铁路通信和高等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他学风严谨,甘为人梯,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信息专家袁保宗、光纤专家简水生都曾做过他的助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内通信技术非常落后,通信技术资料缺乏,学校采用的大都是外文教材,学生学习比较困难。他倾注大量心血,殚精竭虑,编著了一系列中文教材,先后出版了《有线传输原理》《通信线路交叉理论》《通信线路对强电影响的防护》《电路理论》《滤波器》等书,不仅介绍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而且汇集了本学科领域最新发展,填补了国内通信领域的空白,为通信学科领域的教材奠定基础,流行全国10多年。1952年秋,北方交大电信系合并到哈尔滨铁道学院,1953年又奉命迁回北京。他为完成院系调整、保证教学质量做出重大努力。自电信系回京后,他担任有线教研室主任,边任教边写教材边组织教学,对有线通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于1956年6月荣获“光荣的铁路工作者”奖章,并出席了第一届全国群英会。他始终瞄准通信领域的前沿,专注于电路理论,从事开关电容滤波及网络理论的研究,为中国通信技术赶超世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他引进了LC滤波器的最少电感法和样板法设计,之后又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科研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