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杰 男,1933年出生,河北邢台人,北京基建局第四工程处教员。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在邢台某雨伞厂任技师,1954年在360公司工会任文化教员,1955年后分别在石家庄工程处人事科、北京基建局第四工程处任文化教员。曾获北京基建局物质奖励,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作为文化教员出身的苏文杰,由于平时关心生产,钻研技术,得到工人与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帮助,创造了钢筋自动直、量、切的联合机。他开始在钢筋加工厂当文化教员时,看到钢筋工人用手锤把成盘的钢筋敲直、截断,就发现这样笨重的体力劳动不仅劳动效率低,而且不能满足施工需要。他经过向老工人了解学习生产过程,多方面收集资料,琢磨出了第一个能够轧直钢筋的机器图样。当时由于设计图样不完整,曾遭到别人的阻挠,并批评他“不务正业,好高骛远”。后来,经过党组织的支持和全国劳模王崇伦的鼓励,他又下决心改进了机器的设计图样,使得第二次修改的机器图样已成为半自动化,是既能轧直又能切断钢筋的机器。后经工程技术人员的审核,结合修改意见,经过100多次的试验改进,克服了绘图、加工制作等困难,终于在1956年2月2日成功制作出了一部完全自动化的联合机器。这部机器在建筑工业上投入使用,不仅能使建筑工人摆脱沉重的手工劳动,而且提高了劳动效率,为扩大机械化施工开阔了道路,将给国家创造巨大的财富。他在子弟学校担任教员时,为了帮助五年级小学生理解自然课程的内容,成功研制出了蒸汽机等模型和另外3种教具,在教学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全班学生取得平均80分以上的成绩,受到了文教部门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