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昆 男,1890年出生,河北安新人,中共党员,北京第四中学教师。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后任北京市第四中学化学教员,后兼任市立北京师范、河北省立高中、市立女子一中、河北省立通县农业专门学校等学校的化学教员及化学讲师。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优秀教师,2次获得市教育局特等奖,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刘景昆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立场坚定,能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教学工作方面,一贯积极,并在化学教学上创造了不少先进经验,如用正比的方法进行气体溶度及分子量等的计算,使学生能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节省了计算时间。刘景昆的教学讲解能够联系实际,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化学实验中,能够重点教会学生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识,同时节约了时间和物力。1952年,他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进了“周期率”的教法。为了使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编出了一套“生产实验教材”。他在四中工作多年,为四中筹设了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各实验室。刘景昆教出的3000多位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而且思想方法上受到良好的锻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第四中学率先实行了责任制,刘景昆虽然已在几个学校兼课,但他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自愿辞去别的学校兼课,做一名专职教员,极大地鼓励了全校教员,使得北京市第四中学的责任制顺利落实。市文教局特殊奖励给他的80斤小米,他全部捐献给了学校图书馆。刘景昆还热心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他利用暑期休息时间,编出了一套“高中化学总复习材料”,为教员和学生提供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