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殿璞 男,1924年出生,河北武清(现天津市武清区)人,中共党员,北京第六建筑公司水电工程队队长。1950年在中共中央直属修建办事处水电队当管工,1964年由北京建工局第六建筑公司调入安装公司,曾任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副经理、高级工程师。曾连续4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冯殿璞参加工作后,刻苦钻研技术,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中国大同八大煤矿在日伪时期遭到严重破坏,仅剩下两台供两个中心区域水暖的旧杂式锅炉,一台仅剩炉体,其他部件全部拆光,另一台被冻裂多处。为尽快通水供暖恢复生产,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材料的情况下,他积极带头动脑筋、想办法,跑遍了整个矿区收集旧锅炉零件,硬是拼装了一台锅炉。为修复主矿区供水,需要安装120米以下的大口径深井泵,他连续在井下加班加点抢修,不顾领导和同志们的劝阻,带病坚持在一线,提前完成了任务,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生产做出了贡献。1952年,他任中央直属建筑工程公司技术员,负责德国大使馆采暖供热施工。在无现成技术资料、无同类项目可供参考的情况下,由他亲自调研、亲自设计、亲自组织施工,建成了无外部动力条件下的锅炉自动回水系统,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还为国家节省资金14万多元。在完成北京八大学院、中央党校等水暖安装工程中,针对当年雨水大、积水多、现场潮湿等特点,他试验成功用松香粉与水泥浆按一定比例打成泡沫,浇灌在木模板内凝固后代替暖气管沟的施工工艺,用水泥管代替金属管,用缸瓦管代替铸铁管,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了大量资金。在担任北京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水电总队队长期间,为适应生产需要,他组建了制管车间和镀锌车间,对物资实行集中采购、统一加工、统一分配使用,不仅杜绝了浪费,而且为材料加工定型标准化、材料加工机械化、大型材料预制化打下了基础,使水电安装向工厂化、现代化、科学化道路迈进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