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林 男,1926年出生,河北顺义(现北京市顺义区)人,北京基建局第二工程处安装工区副主任。1950年在燃料工业部修建工程局工程队当工人,后任北京电力建设公司修配厂副厂长。先后被评为大同市劳动模范、抚顺市劳动模范、乌鲁木齐市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电业劳模,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王桂林在20世纪50年代初参加了华北、东北、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电站建设。在工作中,他认真学习推广苏联的先进经验,接受专家建议,1954年他首先在贝子庙工程中采用了黄黏土代替水泥砌炉墙的技术,解决了电厂锅炉墙裂缝的关键问题,并把这一先进经验积极推广到其他工程中,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水泥,确保了工程质量。他与工程师周国均密切配合,协助研究在250℃高温下的管路保温,使用泡沫混凝土代替贵重的石棉瓦保温材料,经过试验效果很好,取得成功,仅在峰峰工程中就节约了资金10万元左右,并把这一经验积极推广到太原、大同、包头等工程中去。在集宁工程中,由于最初的设计不合理,他发现是管路主气管保温厚度不够,于是提出了修改意见,使工程保证了质量,并在节约基础上利用废料代替了原材料。他还利用异型耐火砖保护钢架大梁,改进炉旋、漏灰斗、顶棚保湿工艺等。在进口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国内又难于生产的情况下,他利用317号耐火砖代替了异型耐火砖,为国家节约资金134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