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景芝 男,1900年出生,河北武清(现天津市武清区)人,北京基建局第二工程处修配班班长。1934年在北京海京工厂当工人,1939年在河北省修械所当钳工,1945年在微山电厂当钳工,1949年在石家庄电厂当钳工,1950年在电业总局抢修大队当钳工,1952年在修建工程局二队当工人,1954年在北京基建局大同工程处当修配班班长。1952年被评为抚顺队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北京基建局先进生产者,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马景芝在大同电厂1.5万千瓦汽机修复工作中,在工程师郭美中的指导下,突破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复杂而精密的汽机调整器及其他重要设备的配制和修复工作。当时,工地没有大型机床,他就利用废料制造了推磨式机床,铣制出1.0米直径的球磨机和大牙轮。没有镗缸机,他就制造了铣汽缸的工具修理气泵和汽缸。没有磨床和铣床,他就改装了刨床来铣磨调整器的配件。调整器的精密度要求非常高,他组织了工人和技术人员密切配合,研究配制特殊精密部分,亲自运用他的熟练技术对复杂的工作,如热处理等,事先做演习,教会同志们操作方法,然后再进行施工。他对每一个零件都亲自检查,最后终于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复杂的调整器修复工作,彻底打破了某些人认为中国无法制造的思想。马景芝在工作中一贯爱护国家财产,重视培养新生力量,经他动脑筋想办法,使已经折断的大阀门重新焊接好投入使用。他把很多破旧不堪的施工机械都修复完整,重新投入生产。由于他的耐心传教,1955年的徒工到1956年都达到了二级工的水平。又由于他非常重视机器的维护和安全工作,在他领导的修理班内,一年多没有发生任何重大的人身安全和设备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