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源 男,1897年出生,河北阜城人,中共党员,北京市石景山发电厂厂长。1924年在哈尔滨发电厂当运转工,曾任哈尔滨发电厂技工、车间主任、副厂长,长春发电厂厂长,抚顺发电厂副厂长等职,1950年任北京市石景山发电厂厂长。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刘英源11岁时跟随父母逃荒到了沈阳,先后给英国人包过烟卷,给日本人当过用人、打过零工。18岁那年,他和哥哥一起到哈尔滨学钳工8年。后又回到沈阳在奉天兵工厂当工人,因不愿给“大头”们做枪炮杀害老百姓,便再次来到哈尔滨发电厂当运转工。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进驻哈尔滨,发电厂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人民群众成了国家的主人。7月,国民党军队撤退时,切断了小丰满水电站输往哈尔滨的电源线路,造成全市80万市民没有了电用,大小工厂全部停工。刘英源带领工人响应共产党军代表的号召,以高度的热情和创造精神,修复了哈尔滨发电厂的1号、2号、3号发电机,解决了主要机关和工厂、交通用电,基本恢复了哈尔滨市工业用电。1946年11月,他被评选为哈尔滨市的二等劳动模范。后来,他奉上级指示,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又把烧毁十分严重的5号发电机修复,从而彻底解决了全市的民用供电。在哈尔滨市召开的第二届劳模大会上,他又获得了“一等劳动英雄”的称号。在他的努力下,5号、6号发电机合并发电,使哈尔滨市的发电量一下增加了9000瓦,在东北解放区创造了新的纪录,他的名字轰动了全东北。在哈尔滨市召开的第三届劳模大会上,他又被评选为特等劳动英雄。1950年,刘英源调到北京,担任了北京市石景山发电厂的厂长。当时的石景山发电厂设备陈旧,种类复杂,既有旧式烧煤的低压炉,也有新式烧煤粉的煤粉炉。工人们说:“石景山的发电机,是老少三辈在一起。”刘英源一进到工厂,就发动工人提合理化建议,大抓技术改造,还制定了严格的责任制度和赏罚制度,使工厂很快走上正轨,消灭了事故,保证了首都的安全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