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的掏粪工人,李学玲说过,她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组织对她的培养和教育,离不开同事们对她的关心和帮助,这个荣誉不仅是对她,也是对所有环卫工人的充分肯定,她感到无比自豪。
环境卫生是城市的窗口和名片,环卫事业是城市运行的重要保障。我所在的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二中心,主要承担东城(南片)区域的干路清扫保洁、生活垃圾粪便收运、公厕保洁、小广告清理等环卫作业工作任务。多年来,她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在2008年奥运、国庆60周年、40年一遇的大雪等诸多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环卫保障任务中,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向世人展示着新时代环卫工人的风采。
她所在的环卫三所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时传祥生前工作的地方,是时传祥精神的发源地。多年来,三所干部职工执著追求,拼搏奋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时传祥精神注入了时代内涵。2005年以来,三所已荣获全国、北京市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有五位同志荣获“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人当选全国政协委员。自己能成为这个先进团队中的领头人感到无比欣慰。
到三所工作,是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新起点。来三所前,她曾做过售货员,也做过会计工作。当面对掏粪工作时,我的心一下凉了半截,做梦都没想到我竟会成为掏粪工。面对工作的脏臭、世俗的偏见、亲友的反对,心里的委屈向谁诉?当自己了解了环卫三所的发展史和一块块沉甸甸奖牌的故事时,心情平静了,暗下决心,要做一名合格的环卫工人。
保剑锋自磨砺来。曾经在一次抽粪中,由于技术不熟练,抽粪管被异物堵塞,在清理异物时,粪水突然从头到脚灌了李学玲一身,又脏又臭的粪水和委屈的泪水顿时顺着脸往下流淌。回家不敢坐公交车;总觉得路上的行人在用异样眼光盯着自己;吃饭时端起饭碗就想吐。挫折没有动摇她当掏粪工的决心。从此,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在实践中苦练基本功,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抽粪技术。
“三八女子抽粪班”现有13名姐妹,负责管辖范围内的160余座公共厕所的粪便清运、粪井清渣及管道疏通等环卫保障工作。作为第四任班长,李学玲时刻以时传祥为榜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脏活儿、累活儿、重活儿抢在先、干在前,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
工作中,以百姓满意为第一目标。为一个小小的抽粪时间问题,她曾多次带领姐妹们走胡同,进大院,调查民意,征求意见,考虑到群众的生活习惯而定。哪个井的活工作量大?哪个井的环境如何?哪个井附近有多少居民等等,她都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保证做到合理调配抽运时间不扰民,抽完粪便抽不污染。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提出“八点工作要求”,即理论学习要自觉;别人困难要帮助;业务质量要达标;行为举止要规范;集体事情要关心;取得成绩要谦虚;他人长处要学习;对待自己要严格。创新提出了“一百,二互,三勤,四打破”的工作法。一百:粪井合格率百分之百;二互:班前会互通信息,有困难互相帮助;三勤:嘴勤、手勤、腿勤;四打破:打破工作范围、打破责任段界限、打破不满不冒的最低标准、打破公休日限制的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作业质量,平均每天抽运粪便80余吨,得到了上级领导和辖区居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急百姓所急,帮百姓所需,为民排忧解难,历来是三所的光荣传统。为了尽量给居民们减少难闻的臭味儿,她们曾冒着38度的高温抢修输粪管线压塌堵塞事故。在现场没有抽粪车的情况下,她当机立断,带头跳进1米多深,两米见方的粪坑,带领姐妹们用铁桶一桶一桶地往外掏粪水,用手掏出管线内的污物。在粪水中泡了3个多小时,堵塞的管线疏通了,居民们竖起大拇指:真不愧是时传祥的传人。
掐指一算,李学玲从事环卫工作已经17年了。环卫工作改变了她的人生,也改变了我的家庭。在我的影响下,当初极力反对她的爱人也从事了环卫工作;当兵复员的孩子也跨入了环卫行列,一家人已成名符其实的环卫之家,奉献环卫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