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郎浩俊自诩“女汉子”,可在通州区梨园镇魏家坟村,她却是当之无愧的“女神”。23年来,她带领着村两委班子,让魏家坟从又穷又乱的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文明村。由她一手打造的群芳园小区也成为村民享受幸福生活的乐园。面对无数的鲜花和荣誉,她坦荡地说出了六个字:不懒、不偏、不贪,而背后却承载着她23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和执着追求。
1992年,担任梨园镇财政所副所长的郎浩俊,被镇党委下派到魏家坟担任村支书。对于这个穷村,她是有思想准备的,但第一天上任,她还是被深深震撼了:村委会办公室由牲口棚改建而成,里面惟一的凳子三条腿,好不容易找到喝水杯子,不是缺口就是没把儿……一个村干部告诉我,这些杯子是3分钱一个买来的处理品,没办法,村里的账上还欠着外债呢!闻听此言,她一阵心酸,同时暗下决心,一定想尽办法,带领魏家坟村村民走出贫困。
还债的路不容易,她从村中挑选了一批有魄力、肯吃苦、为人正直的年轻人,加入村“两委”班子。大家齐心合力,整合村里现有资源,将半死不活的企业通过土地出租、厂房出租等方式盘活。5年后,她们村还清了外债并挣到了钱。
1997年,通州的房地产市场已初露端倪,她在村“两委”班子和610名村民的拥护下,开始了房地产开发。到了1999年,群芳园小区建成并开始销售。随后又开始旧村改造。2003年,旧村改造动工,短短两年,魏家坟村的村民全部搬迁上楼。分房时,她们制定了平均每个三口之家两套住房的政策。2007年,村里投资1亿元,兴建了隆孚大厦综合商务楼。为了当好新农村的“女管家”,她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学习班,学习经营管理和营销等课程,勤补脑力。现在,隆孚大厦综合商务楼已经引进了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等以金融担保业为主的40余家实力强大的商业企业入驻,每年的租金一千多万元。村民们只要路过大厦,就会骄傲地说:“看,这就是我们的摇钱树。”
现在,魏家坟村全村上缴税收达到4600余万元,股权分红在原基础上增加10%,共为全村群众发放股权分红、福利1000余万元。村民逢年过节都有福利,看病还能二次报销。她真的为此自豪,她实现了23年前的誓言:魏家坟村摘掉穷帽子,走上了富裕路。
回顾23年,她深深感到:老百姓的支持是取得进步的最强大后援。在日常工作中,她和两委班子“约法三章”:一是不许向业务单位吃拿卡要;二是不许家属“参政议政”;三是做得了家属的主,家属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正是在村财政的公开以及利益分配上的公平,才赢得了全村百姓对村支部每一步工作的认可。
于她个人而言,23年共同富裕之路,亲酸苦辣甜,五味俱全。23年,每天8点到岗,夜里10点回家,她做到了;在最困难的隆孚大厦改造期间,她连续高烧39.4℃,仍然带着班子成员跑了三环以里的30多家写字楼,看人家的装修风格、硬件设施,坚持每天到施工现场监工,尽管体重一度下降15公斤。但村民共同富裕的事业成功了,她值了;商人私下要给好处费换取利益交换但都被拒绝了,她顶住了。
也正因为此,她才能有了前行的动力,作为村支书虽然官不大,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分钱不贪,又有百姓的支持,致富路上又有啥可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