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语音技术部的掌门人。他研发的汉语语音搜索产品不仅在被千万用户使用,更已被百度宣布无偿提供给中国的所有开发者免费使用。15年前只能花费不菲价格从国外购买的技术如今已无须任何费用。贾磊让中国技术改变世界。
知识改变命运
他出生在陕西西安附近的一个小乡镇,直到高中毕业,家乡还没有通公交车,上大学之前,他只在照片上看过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是,父母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中。当时贾磊的自尊心很强,对进入大城市充满渴望。从读初中开始,他就发奋读书,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山村,让亲人都能够生活的更体面,更幸福。当时就是这样简单而朴素的想法。能够进入西安这样的大城市,做一个城市人里人,几乎就是自己少年时代的所有理想。
1993年,贾磊的家乡,有着几十万人口的地方,仅有两个人保送走进大学校门。贾磊就是其中一个,他凭借优异的成绩,保送进入西北工业大学教育改革班,方向为自动化控制。1997年,贾磊本科毕业后,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硕士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由于中科院注重学生的兴趣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改变了贾磊的人生轨迹。
执着和追求
当时选择语音技术的机遇也比较偶然。他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读博士的时候,他的报考的导师是中科院的著名科学家马颂德老师。当时,马老师因为自己工作变动的原因,允许他在自动化所内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从事研究当时他认为声音能够承担更多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内容的。如果语音识别技术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识别率,那么人机交互将得到很大的改善。人就不再需要敲字,不再需要键盘了,只需要对着设备说话,就可以,让设备按照人的意志去运行。这将极大方便人们的生活。他的理想就是做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技术,改变中国社会的技术。而语音技术,更贴近人们现在生活的现状,所以他选择了这个职业。
其实他的学习经历跨度很大。从本科学习开始,他就在选择。大学期间他学习的是飞行器控制,硕士时期的研究方向是大工业系统的过程和质量控制。他有幸被派往宝山钢铁公司,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轧钢机的输入原材料的指标参数来预测轧制过后的钢锭质量,对可能出现的残次品进行提前排查,提高成品率。读博时才开始接触语音技术。整个学习经历他都一直在换专业方向。年轻时很青涩,不知道要选择什么。他选择一个方向后,觉得这个方向很不错,但是其它方向会不会更有趣呢?带着这种好奇心,带着初生牛犊不惧虎的勇气,他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就做了很多的尝试。他最终选择了语音技术。事实上,很多技术都是相通的,他硕士时候做轧钢机的质量控制时候使用的BP神经网路技术,就是目前语音识别届所流行的深度学习技术的前身。那时候的经历都为他在语音技术领域的深入钻研打下了相当好的专业基础。当他选择了语音技术之后,就再也没有摇摆过,十几年来一直到现在,一直在做,而且以后还将继续做下去。
创新和开放
2011年6月,他加入百度,凭借积极敬业的工作态度,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两年从T7升到T10,现任百度语音技术部负责人,首席研究员,并负责百度语音技术的核心技术研发和互联网产业化工作。
他加入百度时,百度公司没有任何语音搜索系统的核心技术。只是依靠外部合作单位提供一些很基础的语音搜索系统(外部合作单位只是给百度提供API接口,百度并不拥有该系统的源代码),该系统的语音搜索的精度远远比不上当时的谷歌公司在中国大陆提供的汉语语音搜索服务。面对百度公司技术落后的现状和语音人才匮乏的窘境,面对百度要研发自主产权的语音搜索产品的要求,贾磊义无反顾的投入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中。他亲自上阵,提方案、做设计、做规划。当时,不但他是“百度的新人”,团队已有几名成员也大都很年轻,大部分都刚从学校毕业不久。大家还存在着磨合沟通的一些难度,团队成员彼此的信任感还不足够充分。他的很多技术观点短期内不少成员不理解。他就一个人写代码、建模、做语言型系统,他要用实际效果说服大家。他自己回忆,每天的时间除了睡觉都是在工作。当他的方案被一个同仁认可时,就多一个人帮他做,就这样一个、两个、三个……信任他的团队成员日益增多,分工日益精细、各抒己长,他负责攻克核心技术难关和任务拆解,大家负责产品方案的实施和产品效果的打磨。百度语音搜索技术的研发之路,在贾磊的带领下越走越宽广。从项目开始到百度完全自主研发的语音搜索系统上线结束,只用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上线时已经明显超越了谷歌的中文语音搜索产品。目前该语音搜索系统每天服务千百万的中国广大搜索用户,成为语音技术产业化的最成功经典案例。
每一个和他聊过天的人,都被会他的阳光自信和敬业精神所感染,每一个和他聊过天的人,都说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技术研究者,更是一位敬业的“阳光”导师。跟着他一起干,不仅技术有突破,更为社会做贡献。
将科技变成产品,用产品服务生活,是他正在做的事情。现在,每天有上千万的用户使用他的团队做出的产品。语音识别系统的准确率和识别速度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但贾磊并没有放慢脚步,他在完成语音搜索和语音输入法产品后,他又领导团队,研发了类似苹果“SIRI”系统的智能语音手机助手系统。使用该助手,人们可以直接使用语音操作手机交互界面。该系统被成功应用于百度以及各大手机厂商的产品中。此外,如三星等国际知名手机终端厂商也采用百度的语音助手作为自己的穿戴式设备解决方案。
自从百度对外宣布了开放语音识别、合成技术,并无偿提供给中国的所有开发者免费使用开始,已经有类似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陌陌等大量的厂商接入使用百度语音技术开放平台的语音技术。上百家中小开发者也会陆续接入百度的开放语音技术平台,享受到免费的语音服务,这是百度实现技术报国的实际举措。而语音技术开放平台的背后,正是他领导其团队辛苦劳动的工作成果。未来他将继续领导团队,为语音技术的全社会免费使用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