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欣今年35岁,是华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一名普通员工,目前担任公司所属京津塘运营分公司马驹桥养护管理所清障二班班长,主要负责京津塘高速公路北京段道路清障救援、道路巡查任务。在过去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单位不可缺少优秀员工,又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保洁员成长为今天的清障班长,他因在本企业先锋模范作用出众,为社会做贡献突出而获得了很多荣誉。
一、精于岗位乐于奉献
他四年如一日坚持做好小事,把做奉献当成生活的乐趣,把助人为乐当作人生的追求,他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在为家做贡献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刚到京津塘高速公路工作时的王长欣是一名来自河南农村的勤杂工,主要负责单位院区保洁,他在做好本职工作后就四处找活干。王长欣先是利用休息时间擦拭办公区的窗户,为办公院区绿化带做保养,擦洗公务车,后来,他用早晨上班前的时间把各办公室的地面打扫一遍,玻璃脏了擦一擦,水杯洗干净,早上班车到了,大家推开门就可以在干净舒适的环境里工作了。下班后,他更忙了,会议室的玻璃定期擦拭,春天纱窗上粘满了灰尘和柳絮,他就卸下来冲一冲,夏季雨后楼顶积满了落叶,他会主动清理,以防堵住排水口,院区绿化带的杂草多了,他就拔一拔,冬天院区边角的残冰他会及时铲除。这样的工作他一干就是四年,虽然没有多拿一分钱,但他干的很开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长欣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帮同事发传真、复印文件、帮着接听值班电话、接待客人等。总之,只要是能做的,他都会乐此不疲地去做。慢慢地,单位领导觉得他干保洁太屈才了,就鼓励他学习驾驶技术。2003年王长欣考取了汽车驾驶证,从此走上了清障救援岗位。
到了清障队,王长欣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开始了新的学习,为了尽快熟练技术,不管是夜间巡视还是恶劣天气下的清障作业,每次他都主动要求参与操作,遇到不懂的,就会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休息时,他也在回想清障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心里琢磨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他很快就可以独立作业了。后来,王长欣又以很短的时间在单位率先掌握了大型吊车和大型拖车的操作。因为技术水平过硬,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他顺理成章地被推选为班长。
二、善于作为敢于担当
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是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服务于困境中的用路者,也要处理各类突事件,需要工作人员具有爱心,又要有应对各类风险的胆识,王长欣做到了。
走上清障班长岗位后,王长欣的工作更细致了,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依照安全工作流程严格要求全班队员,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平时他闻险而动,身先士卒,总能充分调动起全班人员的积极性。清障工作比较辛苦,一忙起来就没时没晌,每次总要等到将故障车拖出高速路,或是把事故现场清理完毕后才能休息。他从不因为工作叫苦喊累,以乐观、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救助了一位又一位遇到困难的车主。十年来他带领自己的班组安全行车上百万公里,拖救车辆千余台,没有发生一起因服务问题的投诉事件。
2010年11月26日正值清障二班的夜班,17:00,他们接到通知:出京8公里处发生四车追尾事故,王长欣带领一名队员迅速赶到事发现场,协助交警处理事故。随后,20:45,公司监控中心再次通知:出京方向马驹桥西站附近,一辆严重超载的石料货车侧翻。王长欣立即对班组人员进行了安排,自己和两名队员火速赶到事故现场清理石料,而正当他们奋力清理石料的时候,监控中心再次打来电话,进京14.7公里处发生四车追尾事故,交通中断。高速公路断交是重大事件,会对社会与公司造成严重影响。按照所领导指示,王长欣和一名队员直接赶赴断交路段协助清理现场。这次事故,现场的遗洒物主要是易燃的油漆料,需要消防队封锁现场进行水稀释处理,凌晨1:15,待消防队和交通队的工作结束,终于可以清理现场了。但在拖运挂钩时,他们发现事故车因损坏严重,刹车抱死,已无法进行拖运。当时,现场所有的人都在等着快点将车移走,尽快恢复道路通行,情急之下,王长欣突然想到一个办法,根据之前的修车经验,他钻到车底盘下面,用工具松动刹车拆掉半轴,车轮终于可以动了,然后,队员们很顺利地将事故车拖到了事故车停车场。清晨6:00,高速交通恢复了正常,紧张忙活了一宿,王长欣和队员们才终于能够放松下来歇歇了。
为了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王长欣处理完一些特殊的、突发的事件后,会再回想一遍,琢磨能不能采用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去做,慢慢地,就形成了他独有的一套经验理论,下次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其熟练的应对往往出乎大家的意料。在日常清障作业中,为了保证清障工作的高效和快捷,在出动前王长欣一定会问清现场情况,通过和所值班员、监控中心或者现场交警沟通,了解现场需要救援的真实情况,然后根据故障、事故车的车型及损坏情况、现场位置等各种细节,来安排适宜的救援车辆及设备,避免出现因现场情况不明,调错救援车辆,以致贻误时机,增加交通拥堵时间,也加大发生二次事故的可能性。
2014年清障队增加了保护路产的新职能,王长欣因此又要参与处理交通路损事故、收取路损费用、制止违规施工、拆除非法广告牌,这些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极易引发矛盾。王长欣以真诚打动人,在他参与的各项工作中没有发生一起纠纷,不但很好的保护了国家的财产,还在工作中进行了普法宣传。
三、增值客户服务社会
随着交通秩序的好转,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逐年降低,虽然工作内容看似减少了,可王长欣带领他的团队并没有停下来,他把工作目标定在了为用路者和社会提供更多服务项目上。
近几年,京津塘发生了不少变化,路上跑的好车多了,车况也普遍变好了,特别是在计重收费之后,路上的大车也明显见少。而随着故障车辆的减少,清障的工作重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从2012年开始,除清障作业外,逐步增加了巡视中的捡拾杂物、修补小面积护网、劝离违规上高速路的行人等多项工作。
行驶在高速路上,时不时就会看到一些违规上路的行人,而对于这些人,所领导曾经对清障队这样强调责任心的重要性:“如果你在路上巡视看见行人了,当时你嫌麻烦没管,等回到单位你接到通知说路上有死亡事故了,赶到现场你才发现死的人就是你刚才看见的行人,那时你心里怎么想?”就是这番话,让王长欣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每当看到行人他都会停车将其劝出高速路,有些不认得路的,如果顺路,他干脆就帮忙送到目的地,另外就是一些走失的老人、孩子,每当这个时候,王长欣和队员们就会帮忙联系他们家里人,实在说不清楚地址的,他们还会和派出所联系帮忙找人。
2014年3月21日正是清障二班的白班,12:40,当王长欣和队员王建晶巡视到出京14KM时,突然发现一个老太太正在超车道上行走,他们赶紧停车将老太太带到路边,并询问具体情况,可老太太岁数大了,脑子有点糊涂,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上了高速路,家也说不清在哪。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两人决定马上将老人送往附近的马驹桥派出所,希望得到民警的协助,但是,由于王长欣是送老人来的人,按照工作程序,在老人家属不到之前他们两个人也不能离开,为此,两人就一直陪着老人在派出所等,当老太太的儿子和儿媳赶到派出所接她时,已经是下午15:00了。
在清障二班,类似帮助迷路人员、救助出走儿童回家的事件很平常。因为工作出色,多次救助走失人员,2014年王长欣还被北京日报选为专题登上了报纸,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特别报道组也对他做了专门采访,并在《北京新闻》栏目进行了播出。王长欣的带动下,清障二班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免费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冷却水、换胎、指路……帮助迷路人员、救助出走儿童回家等等。
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遭遇了60年不遇的大暴雨,那天适逢周末,正是王长欣班组的夜班,18:30在第三股强降雨来临之前,按照防汛预案,王长欣早早带着队员赶到泵站备勤,19:00雨量达到最大。此时,泵站已开启全部水泵进行抽水作业,20:10京津塘高速果断封闭道路,并打开南、北两处导流开口。王长欣带领清障队员和养护人员一起在雨中耐心地向司机们解答断路情况和绕行路线、疏导交通。很快,泵站北侧涵洞水流回灌,京津塘高速顶进桥下开始出现积水情况,出京方向水深达到20cm,进京方向水深达到30cm。王长欣又带领队员们及时赶到顶进桥下将雨水篦子全部打开,加快水流速度,并安排专人看守。随着雨量不断增加,泵站附近K0+500涵洞口蓄水池眼看就要满溢了,王长欣带领剩下的队员和养护队一起用沙袋做挡水坝,加高池壁,防止大羊坊排水沟倒灌回来的雨水再次流入路面。21:30顶进桥下的积水逐渐退去,22:00高速开通,王长欣他们又开始配合交警疏导交通,直至22日凌晨0:40,四环路已具备通行能力,京津塘高速全面恢复通车,直到此时王长欣才带领疲惫的队员们返回单位休息,此时大家早已浑身湿透、因为8个小时没喝一口水、许多人的嗓子都喊哑了。事后据泵站监测反映21日降雨量达210mm,抽水量24895立方米,创造了京津塘高速公路开通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相当于11.86万平方米的汇水面积积水,达到了建设之初设计汇水面积的3倍。在京城一片拥堵、瘫痪之下,京津塘高速封路时间从20:10分开始至22:00,仅1小时50分钟,且没有人员伤亡,没有车辆损坏情况发生。好成绩的取得属于那些战斗在一线的高速人,而王长欣就是这些人的代表,他用自己朴实的行动,体现了一个高速人的优秀品质。
王长欣他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把单位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他脚踏实地,靠劳动改变命运。十多年来,他以乐观豁达的心境对待工作和生活,无论顺境逆境,他始终选择了坚持,他用勤奋照亮了青春,于平凡中蕴育了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