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男,汉族,1973年9月生,北京市人,1993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乡科级正职,现任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东高地派出所副所长兼万源东里社区驻区民警。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国家公务员奖励”个人一等功2次、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0次,曾被评为“中国好人”、“优秀公务员”、“我最喜爱的首都人民警察”、“首都十佳社区民警”、“群众满意的驻区民警”、“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北京市公安机关先进个人”、“北京市孝星”、“最美北京人”,并于2011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丰台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党代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自担任驻区民警以来,罗建同志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政治立场坚定,业务技能娴熟、态度热情服务,在社区一干就是22年。工作中,他始终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把社区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扎根基层一线无丝毫怨言,默默无闻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得到了市局、分局及辖区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社区居民总是说:罗建是社区人民群众贴心人,是航天家园的守护者。
一、扎根基层,细致认真,社区基础底数清、情况明
罗建所负责的万源东里社区位于东高地区地东南部,面积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0户,6000人,流动人口400人,社区志愿者145人,楼房45,楼门154个,平房院落3个,单位11家,商户25家,老年活动站10个,学校、幼儿园各1个。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基础数据,却已经深深地印在他的脑子里,充分证明了他对社区基础工作的认真和对社区群众工作的热爱,他已经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他的座右铭。他工作生活在社区,与社区居民群众零距离接触,始终把社区和社区居民当成家和家人。他舍小家顾大家,把社区和社区居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社区绝对安全是他永远不变的目标。每天早晨上班到单位前,他一定要在社区中巡视检查一趟,从中发现问题便于日常工作解决。在休息时间回家前,他总是要到社区里转悠一圈,看看单位商户的防范措施是否到位,看看孤寡老人是否有需要帮助,东家长西家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会看到眼里、放在心里,辖区里的一草一木都耳熟能详。
二、立足岗位,开拓创新,服务群众出实招、求实效
罗建是一名有着22年社区工作经历的老片儿警,对社区服务管理有着自己独到的做法。为提升社区综合防范水平,他创新思路,先后组建了实名制志愿者巡逻队和市民劝导队。自实名制志愿者巡逻队和市民劝导队组建以来,就对社区内治安、民事纠纷,防火、防盗隐患,卫生环境,不文明行为等进行劝导累计3300人次,化解各种矛盾及纠纷680件。为增进与辖区群众的感情,他开办了社区警校,社区居民群众通过在社区警校学习防范常识,法律知识,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应对危机的技能,提升了群众自我防范能力,增进了警民间感情。社区警校开设三年来,已有三期学员顺利结业并全部加入了实名制志愿者巡逻队,壮大和提高了巡逻队的战斗能力。他还在东高地家园网上延续了社区警校,开办了网上社区警校,真正做到社区警校的“以实促虚、以虚化实”。为提升群众自防意识和能力,他不断创新,利用当下流行的“凡客体”设立宣传“安全防范之窗”,将大型告知提示牌竖立在社区主要路口、道口。运用当前时尚的凡客体语言,印制有关防骗、防盗、养犬、酒驾等宣传防范提示语,图文并茂,吸引着路人驻足关注。同时,提示栏的背面还公开了他的姓名、手机号码、QQ号码、电子邮箱等报警、救助、服务联系方式。凡客体安全防范宣传提示语,给广大群众一种前所未有的宣传视觉效果,给辖区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配上驻区民警的联系方式,群众能第一时间找到民警,让受骗损失降到最小。为畅通与群众的沟通渠道,他创建了相约网上警务室,家事委托好民警。退休后长期生活在上海的社区居民韩引祥近日在东高地家园网上的东里社区警务室看到了民警贴出的参加相约网上警务室活动的帖子后,通过留在帖子中民警的手机电话与民警取得了联系,韩引祥电话里焦急的告诉民警:不放心租住的几个女孩子,麻烦民警经常关注。民警将房屋地址和租住女孩的情况及联系电话记录下来后,安慰韩引祥并答应她一定关注出租房和租住人员的情况,做到定期检查,定期对租住人员做安全防范提示。韩引祥又提出,请民警帮助查看公安部的人口信息网上原来爱人的照片贴错了(本应是男的贴成了女的照片了),在上海外出办事很麻烦,现在是否更正过来了,民警通过查询告诉其已经更正,人口信息可以放心使用。韩引祥对民警的网上警务室大加赞赏,表示:感谢民警,网上警务室确实方便了居民,相约网上警务室办得好。
三、发挥优势,倾心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社区民警驻区制实行后,罗建同志严格落实驻区制要求,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充分发挥驻区优势,真正实现了生活在社区、服务在社区、管理在社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王保华夫妇是典型的“宅老人”,平时不出门,连菜都是邻居帮着买。王保华老伴偏瘫行动不便,加之居住五楼,老两口几乎不能下楼活动。一天中午王保华在家做饭,由于用火不当引起了火灾。当时罗建正在家中吃饭,通过阳台看到不远处楼间冒烟了,他立刻放下筷子冲向冒烟楼栋,当他赶到现场时,王保华老伴被困在屋里,火势猛烈,危险一触即发。他不顾个人安危,凭着走访时的记忆,迅速拨开人群冲进屋内,摸索着穿过门厅到达阳台,把已经惊慌失措的大妈背出来。刚出楼门口,周围的群众就鼓起热烈的掌声。
白龙是辽宁来京务工人员,一家三口暂住在社区一平房经营个体。在走访中,当了解到白龙“家里孩子要上幼儿园,可自己不是北京人,幼儿园无法收留,急得都发了高烧”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方协调帮助,最终帮孩子联系了一家附近的幼儿园。当罗建告诉白龙孩子入幼儿园一事有着落时,白龙激动的说不出话。后来白龙才得知,他为了这件事在一周内先后跑遍了东高地周边7、8家幼儿园,开展了很多工作。
四、调解纠纷,化解矛盾,谱写社区和谐新篇章
扎根社区22年以来,罗建同志在服务好群众、管理好社区的同时,始终瞄准社区和谐建设,总结提炼出“说百姓的话,讲百姓的理,办百姓的事”等多个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在他的带领下,依托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团,主动作为,先后化解了890件矛盾纠纷。
正在休假的罗建接到群众陆寿山打来电话,称“其弟弟又到家中捣乱还砸坏了东西”。他急忙赶回社区,把陆起山劝回了家。陆寿山的女儿怀孕在家养胎,陆起山三番五次地上门纠缠,严重影响了陆寿山一家人的正常生活。无奈之下,陆寿山又想到了他,在陆寿山心里,罗警官认真负责、随叫随到,找他准能解决问题。后来法院下达了判决书,因陆寿山夫妇长期照顾老人并在一起生活,房子归陆寿山所有,陆起山无权继承。然而陆起山不服判决,拒不腾房,他得知后又反复做其思想工作,并协调其单位领导帮助劝导。看到罗警官为社区居民如此尽心尽力,单位领导被他真诚为民的工作态度感动了,承诺全力劝导他们解决好家庭纠纷。如今,在他和陆起山单位领导的共同劝说下,兄弟俩的矛盾趋向缓和,陆起山再也没有去哥哥家吵闹,双方心平气和地解决了问题。
罗建同志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辖区群众,社区的一草一木、每一个角落和院落已经深深刻在他的内心深处,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基层公安民警“忠诚为民、踏实工作、敢为人先、不断创新”的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