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语】
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更好地为热力事业作出贡献,造福北京市民。
【工匠档案】
杨硕,北京北燃供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负责的项目累计节约燃气量超过260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节约能源费用6600万元,获实用新型专利8项,是热力系统的行家里手。
【技能绝活】
根据项目回传的数据,从小区的水力平衡度、锅炉参数、压力表数据参数,可以判断出小区供热整体的效率情况,及时调节能源,有效实现节能降耗,提升用户满意度。
从事供热运营工作14年,杨硕将工作方法不断提炼,创新总结出“双拼技术”,即OT技术和IT技术相结合,将供热由传统的人工操作向数字化转型。“将供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之形成标准,加以推广使用。”杨硕介绍,遇到调节环节的故障,其他供热方式是将系统定死,只能按照系统既定运行,而他的项目设计是曲线的,可随时调整。此项“发明”,成为稳定供热的一大“法宝”。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生活区是北京市最老旧的社区之一。这片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小区,180万平方米,有400多幢楼房、2万余户居民。此前,供暖系统与工业相连。规划改造后,需要将原有与工业相连部分进行分离。杨硕发现,管线不但老旧,而且规划不合理,供暖效果一般,各楼间冷热不均。为此,杨硕踏勘了整个小区,再结合专业所学,变更了整体系统的改造方案。他根据多年的运营经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迅速制定合理供热运行曲线,带领一线工人加班加点对50公里长的管线进行了2万5千次水利平衡调节,同时加大对供热管道跑冒滴漏处理,排除处理管道漏点517处,将全年检修任务在1个半月内完成。功夫不负有心人。采暖季结束,同比上年同期节约能源超千万元。在后期运营中,实现了整个小区冷热均衡。杨硕管理的供热管网也因此实现了节能降耗,且居民投诉减少,用户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