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在南非德班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乒乓球健儿摘金夺银,首都职工乒乓球爱好者也趁着这个“热乎劲儿”在上个周末进行了一次乒乓球聚会——5月27日至28日,由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北京职工体育服务中心、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和北京睿智钟声体育发展中心承办的“奋进新时代、劳动创未来”2023年首都职工乒乓球比赛在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来自首都各行业50余个单位的近400名职工乒乓球爱好者参加了比赛。
本次比赛呈现了六个特点:一是主办单位重视,选派专人与承办单位对接,进行工作指导;二是参赛单位面很广,基本涵盖了北京市的各个区;三是赛程等各项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数字化、程序化的管理水平很高;四是比赛进行得精彩激烈,每场比赛运动员与观众群情振奋尽展风采;五是裁判队伍专业性非常强且能做到秉公执法;六是赛场各项安全保卫以及医疗紧急救援工作到位。
本次比赛倡导公平竞争原则,根据赛事裁判长杨斌的介绍,赛事组织方对每一名参赛选手都进行了严谨的资格审核,杜绝“枪手”或“外援”的出现。同时,为了满足职工乒乓球爱好者挑战高手的愿望,不同项目对参赛者“门槛”设置的高低有所差异。比如团体赛“门槛”就高一些,参赛者必须是退役10年以上的运动员。而在各个单打项目中,这样的要求就低一些。本次比赛针对各个年龄段的球员,设置了不同的单打组别,这样身体状态情况各异的广大职工乒乓球爱好者都能找到“旗鼓相当”的对手。赛事继续坚持十几年来的传统,设立了劳模组的比赛。对于北京业余乒乓球运动的水平和普及度,杨斌裁判长认为北京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高的水平,像这次参赛的一些队伍,其所在单位乒乓球运动开展的都非常积极。参加了劳模组比赛并取得佳绩的北京邮政代表队选手许国富认为,参加这样的比赛,可以忘记疲惫、愉悦身心,并在赛场交到很多球友。
中国是乒乓球王国,乒乓球在中国的影响力不仅仅是那一面面世乒赛金牌,更是众多业余职工乒乓球爱好者“烘托”起来的“盛景”,“塔基”如此坚实,“塔尖”才会更加“光彩照人”。首都职工的这个“小世乒赛”,让挥动球拍击打小小银球的乒乓球爱好者们,体会到了不尽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