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菜单式、精准化的技能提升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打造“朝阳百强创新工作室”,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和职业发展的助推力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持久开展多种类、多行业、多层次的劳动和技能竞赛……记者从12月6日召开的2023年朝阳区政府与工会联席会上了解到,朝阳区将继续深化“六位一体”朝阳产改工作体系,落实“五新联动”朝阳产改创新机制,协同发力,推进改革政策集成优化。

据了解,自朝阳区被确定为北京市十六区中唯一的全面试点单位以来,朝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议题每年进行调度。分管区领导每年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统筹调度,大力推动产改工作走深走实。朝阳区总工会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制定工作安排、细化考评办法,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推动产改工作向基层延伸。26家产改成员单位紧密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围绕建设“五宜”朝阳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着力在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探索形成了“12345”朝阳产改模式。

“产改工作涉及多领域、多部门,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统筹谋划,进一步巩固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政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行业协会和企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格局。”朝阳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朝阳区总工会主席张克斌在发言中指出,朝阳区产改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对照改革任务,结合自身职能,在强化和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推进产教融合、产学结合,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保障机制,落实产业工人技能评价等重点和难点问题上,不松劲、不停步,继续围绕产改中的复杂难题开展对策性调研,按照主责主业和职责分工加强落实,带动产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下一步,朝阳区将继续深化“六位一体”朝阳产改工作体系,落实“五新联动”朝阳产改创新机制,协同发力,推进改革政策集成优化。朝阳区将拓展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平台,举办菜单式、精准化的技能提升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拓展产改创新创效平台,打造“朝阳百强创新工作室”,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和职业发展的助推力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持久开展多种类、多行业、多层次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形成具有朝阳特色的“创新名片”和“产改品牌”。
朝阳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朝阳区总工会主席张克斌,朝阳区政府副区长杨蓓蓓,朝阳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姬文革出席会议并发言,朝阳区产改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朝阳区总工会班子成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