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看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技巧》、《让员工愉快工作的心理方法》、《不同时期孩子的不同教育方法》……劳动午报记者近日从朝阳区南磨房地区总工会了解到,今年地区总工会继续开展“送课堂下基层”活动,七大类50余个精品课程任由企业选择。
据了解,今年地区总工会的“送课堂下基层”活动结合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垃圾分类等主题,为辖区企业量身打造了党史党建、素质提升、心理减压、技能提升等七大类50余个精品课程。前期,工作人员对各单位的课程需求进行调研,根据企业和职工的兴趣点设置课程。目前,各报名企业已经开始陆续约课。
劳动午报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朝阳区南磨房地区总工会启动“送课堂下基层”工作以来,8年间,共计送出 530节课,覆盖300余家企业,4万余人次职工受益。
“根据先期调查,这是辖区企业和职工最需要的。”南磨房地区总工会主席姬维杰介绍说,以往街乡总工会的培训是将各企业的人员组织到一个地点,共同培训。由于涉及行业不同、职工层次不同,培训内容易空泛。加之场所有限、工作时间等诸多限制,很多企业的一线员工难以接受到培训。
为此,南磨房地区总工会将培训分解,每年拨出五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购买服务,以全额资助基层工会的方式,将培训送进企业里,送到职工中去。
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培训主题,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北京市朝阳田华建筑集团第四分公司工会主席杨军告诉记者,每年他都会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与授课老师进行沟通,主题都是建筑业职工迫切需要的。
为保证培训质量,地区总工会还设计了课程满意度调查表,确保送下去的都是优质的教师。
姬维杰表示,希望通过将培训送到基层单位的方式,帮助地区企事业单位解决根本性、实际性问题,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同时,引导职工提高岗位技能,改善知识结构,加快职工岗位成才的步伐。
(本文选自《劳动午报》 记者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