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党史学习教育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集团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和管理,9月1日,集团2021年三届职代会职工科技创新委员会会议暨职工创新工作室交流会在技术研究院顾军农创新工作室举行。集团职工科技创新委员会成员及8家基层单位有关人员共27人参会。
与会人员首先实地参观了技术研究院顾军农创新工作室的分析测试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听取了工作室带头人顾军农及相关科研人员关于工作室概况、课题研究、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介绍。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技术研究院、朝阳营销分公司、禹通公司等8家单位的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围绕经验成果、团队管理、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汇报发言。与会人员就如何进一步围绕集团中心工作发挥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进行热烈交流,并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各单位更好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奠定了工作基础。
集团职工科技创新委员会回顾了集团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取得的成绩,并对深化工作室创建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思想站位,把握创新工作室发展内涵。重视创新工作的开展,把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组织探索创新,服务发展大局的新平台、新载体,充分发挥劳模先进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建功立业。二是要围绕工作大局,找准创新工作室职能定位。努力把工作室打造成为解决生产一线重点、难点问题的攻关队,创新思维技术改造的试验台,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助推器,积极推动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经营实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创新成果的效用。三是加强融合发展,提升创新工作室建设水平。通过推进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有序扩大跨企业、跨行业、跨单位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和管理创新等活动,将各自独立的创新工作室转化为集群创新,发挥内外联系、相互促进的创新集群优势和协同效应。
下一步,集团职工科技创新委员会将继续认真落实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部署的相关要求,以推进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围绕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研发课题,全面提升广大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推动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及技术成果推广转化,建成模范引领、攻关创新、人才培育、技术交流、成果转化五大平台,合力突破共性问题和关键问题,实现联盟创新工作室相互沟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更好地凝聚起推动首都供水安全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