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北京首开房修一公司党委以“赓续红色基因 弘扬工匠精神——先农坛修缮中的工匠精神”为主题,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活动。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让40余名参与者在一砖一瓦间读懂匠心,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力量。
先农坛内坛古建筑群保养工程是公司2023年承施的重点工程项目,其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文物修缮范畴。此工程不仅是对这条贯穿南北的文化轴线历史真实性的坚守,是让世界读懂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生动注脚,更承载着传统建筑技艺传承的使命,见证着工匠精神在当代的延续。
不同于传统的“参观打卡”,本次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的形式,以“讲好古建记忆”为切入点,参与者与专家老师围绕古建保护的技术难点、匠心精神、红色基因与文化传承等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思想的火花在古老的殿宇间不断碰撞。首先由先农坛项目的亲历者,古建筑工程分公司文物保护责任工程师申彬亮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古建筑构造、修缮技艺及保护理念,他将专业知识与文物保护背后的责任担当娓娓道来,展现了修一人对古建维护的赤诚之心。随后,崔增奎、尹海兰两位古建专家带领大家实地参观,在行走间讲授古建知识,从砖瓦色泽的人工调配,到墙体裂缝的微创修复,大家认真观摩,有的举着手机记录细节,有的拿着笔记本追问“为什么只有这个殿的琉璃瓦是黑色的?”“斗拱都有哪些形式?”,每一个细节都让参与者打开了古建认知的新大门。


活动中,该公司副总经理靳卓、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亚娟分别进行了开课动员和总结讲话。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书记们也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进行分享。一位青年党员在互动环节感慨到:“以前觉得‘工匠精神’很抽象,今天了解到工匠师傅们会对每一片瓦、每一块砖进行反复比对,才体会到‘精益求精’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坚守。”
李亚娟表示,这场主题思政课活动不仅让公司员工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古建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是推动首开、房地两级集团关于讲好大思政课的落地实践。通过鲜活的案例与可感的技艺,让“工匠精神”有了具象载体,也为公司探索“思政教育+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的新路径积累了实践经验。未来,公司也将继续搭建平台,为大家带来更多公司优秀工程的案例讲解,把这些收获将转化为推动传统古建文化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培养兼具红色素养与专业匠心的复合型人才、增强民族自信持续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