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北京市交通运输工会获悉,截至目前,市交通运输系统创新工作室联盟共吸引近40家创新工作室加盟。去年,市交通运输系统创新工作室联盟联合攻关立项达到23项,解决了多个“卡脖子”技术问题。
2021年4月,北京市交通运输工会在全市率先发起成立“北京市交通运输系统创新工作室联盟”,并被北京市总工会确定为产改工作10个试点项目之一。该联盟在市交通运输工会指导下,实行理事长单位轮流牵头负责制,下设技术攻关、技能传授、服务管理三个小组,每年立足生产实际确定研究方向、合作课题、征集创新项目。四年来,吸引近40家创新工作室加盟,有效推动联盟成员由独立创新向协同创新发展,并在业内开展创新项目合作攻关,形成创新创效“1+1>2”的协同效应,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市交通运输系统创新工作室联盟示范带动北京地铁公司、北京公交集团、北京铁路局先后成立集团公司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助推形成一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促进了高技能人才成长。2024年,该联盟联合攻关立项达到23项,参与人数超过了200人,并取得了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2项,另有6项专利申请进入公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