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教育工会近日召开第八届第十一次委员(扩大)会议,提出将以2025年“劳模年”为契机,创新劳模引领机制,打造劳模精神宣传展示阵地。北京市教育工会副主席黄秀芳,海淀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春生,海淀区委教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杜荣贞,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工会主席吴谨出席会议。
会上,吴谨代表区教育工会第八届委员会作题为《为打造具有教育家精神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建设海淀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工会力量》的工作报告。2024年,海淀区教育工会围绕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切实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2025年,海淀区教育工会将逐步完善劳模推荐、管理和选树的标准与机制,发挥学区工会联合会和教育集团作用,打造劳模精神宣传展示阵地等;完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评价机制,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面对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海淀区教育工会将聚焦教职工的职业发展,为提升教职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能力及培育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好条件,探索成立打造学科教师创新教研工作室。盯牢教职工所急、党政所需、工会所能的领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工”字品牌服务。
会上对海淀区教育系统2024年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及“四个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海淀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工会主席付苹,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校长张红燚介绍了工作经验。与会领导慰问了2024年退休离岗的工会主席,对他们为工会工作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和敬意。
杜荣贞表示,2025年,海淀区教育工会和各基层工会要坚持榜样领路,引导全区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发挥工会群众性优势,凝聚力量;要抓好服务,增强工会组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创新力,注重教师人文关怀,当好教职工的娘家人。
北京市教育工会相关负责人肯定了海淀区教育工会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并指出,政治性是工会组织的第一属性,工会工作要聚焦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坚决维护大局和谐稳定;要坚持以教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增强教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让广大教职工感受到工会组织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