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劳模工匠进校园”暨“五老”育人品牌建设活动在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举行,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与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产教深度融合”思政教育新模式。会上同时发布阶段性共建成果“劳模工匠进校园”“三个精神”大思政课菜单。
为了将“劳模工匠进校园”的宝贵经验,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丰硕实践成果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凝练、模式创新和体系构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成立“大思政研究中心”。作为该学院“产教深度融合”思政教育的主要研究平台,“大思政研究中心”致力于深化“三个精神”与职业素养融合研究,聚焦校企协同、工学一体,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思政教育新模式、新方法、新载体,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和首都特点的思政工作品牌,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理论支撑。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成立首都职工教育联盟和职工匠师培训与发展中心,在技能人才培养和思政引领方面有着特色教育资源优势;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在专业人才技能培训、实训设备、专业师资队伍以及课程体系等方面拥有资源优势。此次签约标志着工会系统和职业教育领域两所院校展开深入合作,聚焦建立校企合作共建思政社会“大课堂”机制,推出“三个精神”思政平台,构建“大工匠”到“大先生”的思政师资培育体系,共创“劳模工匠在身边”主题项目,打造“工学一体”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模式,通过五大举措创新产教融合型思政教育新模式,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指出,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和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通过签约实现强强联手,将进一步推进“三个精神”纳入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育全过程,有助于双方携手打造“产教深度融合”思政教育新模式,助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会上,发布阶段性共建成果“劳模工匠进校园”“三个精神”大思政课菜单,首批推出20门课程。下一步,双方将大力开展“三个精神”和职业精神研究,进一步整合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拓展线上、线下学习空间,为各校劳模工匠进校园提供更丰富、可共享的课程与师资。
为了让“三个精神”大思政课真正落地生根,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特聘全国劳动模范、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刘更生,全国劳动模范常洪霞,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大工匠李明洋,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特级工匠、高级养老护理员刘洪山,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靳梅媚等五位劳模工匠为首批“思政导师”。随后,常洪霞以“三个精神”塑造职业素养为主题为现场师生上大思政课,靳梅媚讲述了育人故事。
此次活动作为市委教育工委“时代先锋大思政课”之“劳模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冠军说”“英雄说”之后的又一个育人品牌。未来,北京市职业院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将继续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品牌建设,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常态化,让更多师生从劳模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