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掌握职工服务阵地制度建设、运行模式和作用发挥等情况,探索工会服务阵地运行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5月18日,市总工会职工服务部、工运研究室、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相关人员组成调研组,由工运研究室主任冯丽君带队到顺义调研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工作。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姚竞宏,区总工会组织宣传部、职工服务(帮扶)中心、基层工会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顺义区现有工会服务站30个,其中镇(街道)工会服务站25个、经济功能区工会服务站3个,区级工会服务站2个。职工之家458个,其中百人单位的247家,暖心驿站935个,同步推动建设职工书屋361个、心灵驿站128个、母婴关爱室140个,此项工作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非公企业等各类型工会组织的全覆盖。在近年的建家、建站工作中,区总工会始终坚持加强“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机制建设,全面推进职工服务阵地作用发挥,有效提升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
调研组首先听取了顺义区总工会以及中关村顺义园管理委员会工会、仁和镇总工会、马坡镇总工会、光明街道总工会关于工会服务阵地作用发挥情况的工作汇报,着重了解了各级工会在建设工会服务阵地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听取了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意见建议等。
随后,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位于顺义区职工服务(帮扶)中心分中心、北京华美丽服饰有限公司,实地考察“暖心驿站”、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建设情况,并就站家运行情况、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沟通交流。
调研组对顺义工会近年来在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方面取得成绩予以肯定,表示顺义工会在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方面舍得投入、成效显著、总结到位、经验突出。下一步,希望顺义工会在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方面继续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全面推进职工服务阵地作用发挥;二是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有效提升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提高工作灵活性、适应性。
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实现服务对象由工会会员到全体职工的转变;二是要实现服务方式由供给侧到需求侧的转变;三是要实现服务手段从传统化到智能化的转变,跟上时代发展脉搏。
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的工作渠道;二是要实体建家与网上建家相结合,创新服务载体;三是要实现有形与无形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职工服务阵地作用最大化,进一步服务好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