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各地要把职业技能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深化技能人才机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技能培训,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厅联合区财政厅印发《广西“技能照亮前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围绕自治区“1+19”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筑牢产业发展人才根基。(10月13日《工人日报》)
未来3年将创新采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推进模式,分阶段实施重点任务:2025年启动全区技能需求普查,在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开展首批18万人次试点培训;2026年逐步拓展至新职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计划培育打造20个以上地方特色培训品牌……广西启动“技能照亮前程”三年行动计划,不仅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现实之举,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当前,各类技术升级迭代加速,新兴岗位技能人才缺口凸显,技能需求发生巨变。特别是许多技术成果最终需要技能人才去实现。步入信息时代以来,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更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做支撑。同样,我国要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亟需充足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各地要把职业技能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深化技能人才机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技能培训,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实践证明,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要明确培养方向。国务院《关于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生活服务等领域,大力开展分行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围绕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持续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以需求为导向,兼顾国家需要、产业需求和个人诉求,瞄准劳动者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培训方向,培养复合型职业人才,提高就业创业的成功率,实现劳动者素质、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相适应。
显然,通过制度设计,在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中,分层分类开展市场化、订单化培训,把培训建在产业链上,通过精准培训赋能劳动者,能够助力实现劳动者就业和产业发展双赢。就此而言,各地应聚焦先进制造业及民生重点领域,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育,围绕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实际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
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要为全体劳动者提供普惠性、均等化、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并将工匠精神、质量意识融入其中,以技能之光照亮劳动者就业前程,让劳动者就业更有质量、事业更有奔头、发展更有前景,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