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稳就业促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要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促进并重,稳扎稳打落实就业政策,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服务,助力广大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在更广阔舞台上绽放光彩、成长成才。
为促进各类重点群体就业,以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已于近日启动,首期推出85场特色服务活动。各地将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区域性青年人才交流会、跨区域巡回招聘会及配套就业创业服务等。(3月14日 人民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支撑。据公布的数据,2025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数字背后,是毕业生将从校园走上工作岗位、践行青春梦想的现实问题。
积极挖掘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首要任务,强调“扩大健康、养老、助残、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当前,我国家政、养老和托育行业从业人员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高素质专业人才更加紧缺。在健康、养老、助残、托幼、家政等民生关切的领域增加服务供给,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帮助年轻人从中找到更多职业发展机会。比如,银发经济的背后是巨大的就业增量。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科技发展赋能银发经济,银发经济又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而这种良性循环背后,对年轻人来说就是很大的创业就业空间。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打开高校毕业生就业新空间。“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写入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发展新兴和未来产业,资金、人才、技术支持以及制度保障都至关重要,尤其是人才,没有人才,新兴和未来产业就很难持续良性发展。随着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兴和未来产业将持续释放发展动能,催生出不少新的岗位。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通常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创新驱动等特点,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而高校毕业生作为颇具活力和创新创意的群体,无疑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最合适人群。
发挥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内在潜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民营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和多元化的职业选择。随着民营经济不断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拓展,对劳动者的需求也向高技能、高素质的知识型、创新型人才转变。民营经济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端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行业,为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持续为民营企业松绑、减负、解忧,大力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将助力民营企业开拓稳岗扩岗空间。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稳就业促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要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促进并重,稳扎稳打落实就业政策,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服务,助力广大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在更广阔舞台上绽放光彩、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