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十四五”时期职工发展工作有哪些特色亮点或创新工作?
答:总体看,《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北京市职工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结合首都实际进行了若干创新,目标清晰、内容全面、措施得力。有3个鲜明特点:一是首次纳入了市级专项规划体系,工作平台更广阔;二是首次建立了首都工运事业和职工发展事业的指标体系,工作目标更明确;三是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融入其中,工作重点更突出。在具体工作任务中,有三方面亮点:
一是突出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始终保持职工发展和工会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核心的职工政治地位和思想引领建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提升以政治权利、民主权利为重点的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不断改进以党的创新理论、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深化“两步走”工作举措和“双沟通”机制,扩大工会组织对企业和职工的覆盖面,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突出加快提升职工技能水平。时刻谨记“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使命,聚焦“十四五”时期首都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战略部署,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激励、评价等机制,积极构建首都职工技能形成体系,实施“北京大工匠”“技能助推”“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创新工作室联盟”等系列行动,开展跨区域、多行业、新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完善职业培训、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认定等制度机制,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三是突出提高职工生活品质。《规划》对事关职工福祉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工资增长、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安排,提出要“向前一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协调劳动关系三方、集体协商、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和联动处置、劳动争议调解联动、12351 职工服务热线“接诉即办”等机制,推动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政策,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首善之区。在服务职工方面,扎实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突出职工服务阵地、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智慧工会建设,做好工体改造复建、中轴线申遗太庙文物腾退、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工会资产管理等重点工作,加强产业工人住房、教育、交通、生活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女职工关爱服务,切实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规划》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对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心理服务、公共卫生事业等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进一步塑造有利于职工发展的安全环境。